桑木耳散

SANG MU ER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聖惠》卷六十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1

複方歸經比例

大腸經 14%
腎經 14%
胃經 14%
肺經 14%
脾經 14%
肝經 14%
膀胱經 7%
心經 7%
大腸經
腎經
胃經
肺經
脾經
肝經
膀胱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12-17

方劑組成解釋

桑木耳散方劑中包含刺蝟皮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刺蝟皮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桑木耳散主治熱毒熾盛、血熱妄行所致的症狀,如血熱妄行引起的血崩、吐血、衄血等。刺蝟皮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抑制熱毒的蔓延,涼血止血作用則可止血止崩。
  2. 刺蝟皮與其他藥材配伍,相輔相成,增強療效。桑木耳散中其他藥材,如桑木耳、生地、赤芍等,也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止崩的功效。刺蝟皮與這些藥材配伍,可以相互增強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桑木耳散中加入枳殼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行氣消積:桑木耳散主要針對痰多咳嗽、胸悶氣短等症狀,而枳殼味苦、性寒,具有行氣消積、化痰止咳之效,可疏通氣機,促進痰液排出,緩解胸悶氣短等不適。
  2. 降逆止嘔:桑木耳散中可能還含有其他具有止咳化痰的藥材,但若痰液過多,容易導致嘔吐。枳殼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,可防止痰液逆流,避免嘔吐。

因此,桑木耳散中加入枳殼,可以有效提升藥效,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。

桑木耳散中加入當歸,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:

一、補血活血:桑木耳散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耳鳴、耳聾、頭暈等症狀。當歸味甘辛、性溫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可以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血液流通,改善耳部供血,從而緩解耳鳴、耳聾症狀。

二、滋陰潤燥:桑木耳散中還包含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藥物,如桑耳、木耳等。當歸加入其中,可以協同其他藥物,起到滋陰潤燥、養血補血的作用,更有效地改善耳部乾燥,緩解耳鳴、耳聾等症狀。

桑木耳散中加入羌活,主要是利用其 祛風濕、止痛 的功效。

桑木耳散主要針對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、肢體痠痛、麻木等症狀。羌活味辛、苦,性溫,入肝、膀胱經,具有疏散風寒、祛風濕、止痛的功效。其辛溫之性,可 散寒止痛,並可 驅散風寒濕邪,與桑木耳散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,達到 祛風散寒、止痛 的功效。

主治功效


桑木耳散

中藥方劑「桑木耳散」,主要成分有刺蝟皮、枳殼、當歸、羌活,主治功效為痔瘡,肛門邊緣瘙癢疼痛。

中藥方劑組成介紹

  1. 當歸: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止血、活血化瘀、止咳平喘等功效。
  2. 羌活:性辛溫,具有發散風寒、祛風除濕、舒筋活絡的功效。
  3. 枳殼:具有理氣行氣、止咳化痰、消食化積、降氣等功效。

總結

中藥方劑「桑木耳散」主要成分為刺蝟皮、枳殼、當歸、羌活,主治功效為痔瘡,肛門邊緣瘙癢疼痛。各味中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,相互配合,增強療效,達到緩解痔瘡症狀的目的。

傳統服藥法


桑木耳1兩(微炒),槐木耳1兩(微炒),蝟皮1兩(炙黃焦),枳殼3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羌活1兩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孕婦慎用。
  •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如果有出血傾向者,應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桑木耳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六十。 組成:桑木耳1兩(微炒),槐木耳1兩(微炒),猬皮1兩(炙黃焦),枳殼3兩(麸炒微黃,去瓤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羌活1兩。 主治:痔疾,肛邊癢痛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