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灰散

槐灰散

HUAI HUI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2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50%
心經 50%
肝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槐灰散中包含槐枝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槐枝清熱涼血,止血生肌: 槐枝性涼,味苦,入肝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生肌之效。對於熱毒熾盛、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、瘡瘍、濕疹等症,槐枝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。
  2. 槐灰散主治濕熱瘡瘍,槐枝有助於清熱解毒: 槐灰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瘡瘍、濕疹、皮膚瘙癢等症。槐枝的清熱解毒功效,可以輔助其他藥物,共同達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癢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槐灰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本方主治「崩中或下赤白,不問年月遠近」,即婦女崩漏(非經期大量出血)或赤白帶下(夾雜血色與白色分泌物),無論病程新久皆可應用。此症多因血熱妄行、氣虛不攝,或濕熱下注所致。槐枝燒灰後,其性收澀兼能清熱,符合中醫「炭藥止血」之傳統用法,故適用於血熱或濕熱型崩漏、帶下。

組成與治療原理邏輯推理

  1. 槐枝性味與炮製轉化
    槐枝苦微寒,生用本具清熱涼血、燥濕之效,主治赤白痢、痔瘡等下焦濕熱證。燒灰後,其寒性稍減,收澀力增,形成「止血而不留瘀」的特性。炭藥在中醫理論中多能吸附固攝,適用於出血性疾病,如《十藥神書》諸炭藥均用於咳血、便血。

  2. 酒調服之協同作用
    以溫酒送服,酒性溫通行散,可防槐灰過澀導致血脈瘀滯,同時助藥力速達下焦。此配伍體現「通澀並用」思路,既止血又避免閉門留寇。

  3. 方劑簡效的臨牀邏輯
    單味槐灰散反映古代「簡便驗廉」的用藥思維。槐枝本身清熱涼血,炭化後強化對黏膜滲出(赤白帶下)及血管破裂(崩中)的局部吸附作用,類似現代藥理中「鞣質收斂止血」機制。其適用於「不問年月遠近」,暗示對慢性頑固性出血或帶下亦有持續調理效果。

總結
槐灰散以炭藥止血為主軸,結合槐枝原有的清熱燥濕功能,針對下焦血熱或濕熱導致的出血、異常分泌物。其組方邏輯在於「清收並舉」,通過炮製轉化藥性,輔以酒行藥勢,體現古代對單味藥深度挖掘的臨牀智慧。

傳統服藥法


槐枝不拘多少(燒灰)。
上為末。
以溫酒調下方寸匕,食前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子宮崩漏月經淋漓不止

相同名稱方劑


槐灰散, 出處:《良朋匯集》卷六。 組成:槐枝不拘多少(燒灰)。 主治:崩中或下赤白,不問年月遠近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