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枝烙方

槐枝烙方

HUAI ZHI LAO F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2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50%
心經 50%
肝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槐枝烙方中包含槐枝,主要源於槐枝的藥性與功效。

槐枝性涼,味苦,歸肝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止痛、消腫解毒之效。槐枝中富含槐花素、芸香苷等成分,能有效抑制血管通透性,減少血液滲出,並具有抗炎作用。

因此,槐枝在槐枝烙方中起著清熱涼血、止血止痛的關鍵作用,可有效治療因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疾病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槐枝烙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「牙齒疼痛」,屬外治法。以槐枝燒烙局部患處,利用其溫熱之性及藥物特性,直接作用於齒縫或疼痛部位,達到緩解疼痛之效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槐枝特性

    • 槐枝性微寒,味苦,入肝、大腸經,傳統用於清熱、涼血、止血。燒製後,其性轉為溫熱,兼具槐木「通絡」之效,可局部刺激以行氣活血,緩解「不通則痛」之牙痛。
    • 燒烙之法利用高溫,一方面可殺蟲(古稱牙痛或與蟲蝕有關),一方面溫熱能散寒凝、化瘀滯,適合寒性牙痛或氣血阻滯之證。
  2. 外治機理

    • 物理作用:燒烙的熱力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消散鬱滯,類似現代熱敷原理,但作用更集中。
    • 藥性渗透:槐枝燒後可能釋放揮發性成分(如槐皮中的黃酮類),透過熱力導入齒縫,發揮消炎、鎮痛效果。
    • 經絡理論:足陽明胃經入上齒,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。槐枝入大腸經,燒烙或可引熱下行,調和經氣,緩解陽明經絡鬱熱或寒凝所致之牙痛。

推論應用範疇
此方推測適用於:

  • 風火或寒凝導致的牙齦腫痛(偏實證)。
  • 齲齒引發的疼痛(古稱「蟲牙」),燒烙或能暫緩症狀。
  • 排除膿瘍或嚴重感染(古代限於條件,僅作對症處理)。

總結
槐枝烙方結合藥物與物理療法,體現中醫「簡便效廉」之外治理念。其邏輯在於以熱引藥、通絡止痛,針對局部氣血壅滯或寒熱失调之牙痛,屬民間經驗方的具體運用。

傳統服藥法


槐枝(燒令熱)。
上於痛處齒縫中烙之。即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槐枝烙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九。 組成:槐枝(燒令熱)。 主治:牙齒疼痛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