蕪菁散

蕪菁散

WU JING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大腸經 33%
肝經 33%
胃經 33%
大腸經
肝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蕪菁散方劑中含有亞麻子,其原因主要有二:

  1. 潤腸通便,利水消腫:亞麻子含有豐富的油脂及纖維,能潤滑腸道,促進腸蠕動,幫助排泄廢物。其利水消腫的功效,則可緩解蕪菁散所針對的濕熱下注、水腫等症狀。
  2. 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:亞麻子性涼,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輔助蕪菁散清熱解毒,並有助於止血。

總而言之,亞麻子在蕪菁散方劑中發揮著潤腸通便、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等多方面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
蕪菁散主治「目茫茫無所見」,即視物模糊、視力衰退甚至失明等眼部病症。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症狀多與肝腎不足、精血虧虛或風熱上擾有關,治療上常從補益肝腎、滋養精血或清肝明目著手。本方以蕪菁子與胡麻為核心,兩者均屬滋養性藥物,推測其功效偏向補虛明目,尤其針對因虛損導致的視力障礙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:

  1. 蕪菁子(熬散)

    • 蕪菁子(即蕪菁的種子),古代記載其性味辛平,能「明目」、「利五臟」。《名醫別錄》指出其可療「目暗」,可能與其富含油脂(如亞油酸)及維生素A前體物質有關,能滋潤眼目、改善夜盲或乾澀。此處先以水煮取汁後曬乾熬散,意在濃縮其有效成分,增強補益效果。
  2. 胡麻(練胡麻,熬散)

    • 胡麻(黑芝麻)性甘平,自古為滋補肝腎、益精養血之要藥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載其「補五內,益氣力,填髓腦」,肝腎精血充足則目有所養。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,現代亦證實對抗氧化、改善微循環有益,間接支援視網膜功能。

配伍原理:

  • 相須為用:兩藥皆屬種子類,質潤多脂,熬散後更易吸收。蕪菁子偏行氣明目,胡麻偏滋養肝腎,一清一補,共奏養血潤燥、明目退翳之效。
  • 劑型設計:散劑以酒或飲送服,酒能行藥勢,助藥性上達頭目;若患者不宜飲酒,則以米飲調服,顧護脾胃。此設計符合古人「治上焦如羽」的用藥思維。

可能的治療機轉:
此方可能通過以下途徑改善視力:

  • 補充肝腎精血,緩解因虛致盲(如年齡相關性視力退化)。
  • 滋潤眼目組織,改善乾澀性視朦(如淚液分泌不足)。
  • 抗氧化作用,減輕目絡損傷(如早期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)。

總結:
蕪菁散以種子類藥物的滋養特性為主,適合「虛性目疾」。其組方簡潔,體現古代「以潤為補」、「以籽養目」的直觀思維,在缺乏現代診斷技術的背景下,此類方劑可能對輕度功能性視力障礙有一定緩解作用,而器質性病變則需進一步辨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蕪菁子小2升(以水1大鬥,煮取令盡汁出,曬乾,熬散),練胡麻小3升(熬為散)。
上藥冶合。以飲或酒服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蕪菁散, 出處:《醫心方》卷五引葛氏方。 組成:蕪菁子小2升(以水1大鬭,煮取令盡汁出,曬乾,熬散),練胡麻小3升(熬爲散)。 主治:目茫茫無所見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