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祛風殺蟲肥皂
QU FENG SHA CHONG FEI ZAO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八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熱/寒比例
極寒 (0.17)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中藥方劑「祛風殺蟲肥皂」中包含百部,主要原因如下:
- 驅風殺蟲:百部性溫,味甘苦,具有驅風、殺蟲、止咳化痰之效。其藥性可有效驅除皮膚上的風邪及寄生蟲,並改善因風蟲侵襲導致的皮膚瘙癢、紅腫等症狀。
- 潤膚止癢:百部亦具潤膚止癢之功效,可滋潤乾燥的皮膚,緩解因風蟲侵襲造成的皮膚乾燥、脫屑等問題,使皮膚恢復健康狀態。
因此,百部作為「祛風殺蟲肥皂」的組成成分,可有效達到驅風殺蟲、潤膚止癢的功效,有助於改善皮膚疾病。
「祛風殺蟲肥皂」方劑中加入浮萍,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、利濕止癢的藥性。
浮萍性寒,味甘淡,入肺、膀胱經。其清熱解毒之力,可有效抑制皮膚病原菌的滋生,而利濕止癢的功效,則能舒緩因蟲咬或皮膚病引起的瘙癢不適。
因此,浮萍加入「祛風殺蟲肥皂」中,可起到 消炎止癢、殺菌止癢 的作用,對於治療濕疹、疥瘡等皮膚病具有輔助功效。
祛風殺蟲肥皂是一種常用於中醫外治療的方劑,其組成中包含芒硝,這是因為芒硝(硫酸鎂)具有優良的潤滑和破壞蟲體的作用。當芒硝溶解於水中,能釋放出一系列具有殺蟲效果的成分,這使其在治療皮膚癢症、疥瘡等由蟲引起的皮膚問題上展現顯著療效。另外,芒硝本身也具有解毒、消炎的特性,對於局部炎症和腫脹有著良好的緩解作用。再者,芒硝在中藥中的作用還包括清熱解毒,通過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,進一步增強了整體療效。因此,將芒硝納入祛風殺蟲肥皂中,不僅能有效對抗皮膚病變,同時增強了方劑的綜合治療效能,提升了對患者的療效,達到了祛風、殺蟲、清熱、解毒的多重效果。這也是為何芒硝在多種中藥方劑中備受推崇的原因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祛風殺蟲肥皂方劑分析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「大麻瘋」(即現代所稱之麻風病),為古代外用藥。麻風病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歸類為風毒、蟲患所致,症狀包括皮膚潰瘍、麻木、毛髮脫落等。此方透過外擦患處,以達到祛風、殺蟲、解毒之效。
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
1. 百部(新鮮者,10兩)
- 功效:性微溫,味甘苦,具有殺蟲、止癢之效,傳統用於治療皮膚寄生蟲及疥癬。
- 作用:針對麻風病中的「蟲患」概念,直接殺滅或抑制病原體,現代研究亦顯示百部有抗菌、抗寄生蟲作用。
2. 紫背浮萍(陰乾,4兩)
- 功效:性寒,味辛,傳統用於發汗解表、透疹止癢,亦有祛風濕之效。
- 作用:麻風病被視為「風毒」侵襲,浮萍可疏散風邪,減輕皮膚炎症反應。其輕揚之性可能幫助藥效滲透。
3. 鮮肥皂(4兩)
- 功效:古代所用「肥皂」可能指皂莢或類似植物,具有清潔、去垢、殺蟲之效。
- 作用:作為基質幫助藥物附著皮膚,同時其碱性可能破壞病原體生存環境,輔助殺蟲。
4. 浮皮消(2兩)
- 功效:可能為「芒硝」之別稱,性寒,味咸苦,具清熱軟堅、解毒消腫之效。
- 作用:清解熱毒,減輕皮膚紅腫潰爛,並可能促進藥物滲透。
配伍邏輯
此方結合殺蟲(百部)、祛風(浮萍)、清潔(肥皂)、清熱(皮消)四類藥物,形成協同作用:
- 殺蟲為主:百部為君藥,直接針對病因。
- 祛風透邪:紫背浮萍助藥物透達肌表,疏散風毒。
- 清潔輔助:肥皂加強藥物分散並清潔患處。
- 清熱消腫:浮皮消緩解局部炎症反應。
治療原理
從傳統中醫角度,此方透過外治直接作用於患處,以「祛風殺蟲」為核心,符合古人對麻風病「風毒夾蟲」的病機認識。現代觀點推測,其可能透過抗菌、抗炎及局部刺激作用,改善皮膚症狀。
傳統服藥法
百部(新鮮者,洗淨,曬乾,蒸爛)10兩,紫背浮萍(陰乾,溫火焙燥,為末)4兩,鮮肥皂4兩,浮皮消2兩。
共搗爛至極細,為丸如青梅大。
早、晚洗浴淨臉,用以遍擦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不宜使用。
-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。
- 本方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皮膚乾燥、脫皮等症狀,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用量。
相同名稱方劑
祛風殺蟲肥皂, 出處: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八。 組成:百部(新鮮者,洗淨,曬乾,蒸爛)10兩,紫背浮萍(陰乾,溫火焙燥,爲末)4兩,鮮肥皂4兩,浮皮消2兩。 主治:大麻瘋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