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安妙貼散

保安妙貼散

BAO AN MIAO TIE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31

寒性指數

1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3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5%
脾經 25%
肝經 25%
大腸經 25%
腎經
脾經
肝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保安妙貼散中加入硫磺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殺蟲止癢: 硫磺性涼,具有殺蟲止癢之效,可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和真菌感染,減輕瘙癢、紅腫等症狀。古代醫書記載,硫磺能「殺蟲、止癢、解毒」,多用於治療疥瘡、濕疹等皮膚病。
  2. 祛風燥濕: 硫磺還能祛風燥濕,對於因風濕、濕氣等引起的皮膚病,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保安妙貼散常用於治療濕疹、皮炎等,硫磺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炎症,促進皮膚恢復。

總體而言,硫磺的加入,是保安妙貼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,起到殺蟲止癢、祛風燥濕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各種皮膚病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保安妙貼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載於古代醫籍,主治「癰疽發背腫毒」。癰疽屬陽證者,多因熱毒壅滯、氣血瘀結所致,症見局部紅腫熱痛,甚則潰膿;發背為癰疽生於背部者,腫毒泛指甲瘡癤或局部感染。傳統以硫黃配伍蕎麥面外用,旨在解毒消腫、拔膿斂瘡,尤適於瘡瘍初起未潰或已潰膿未盡者。

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硫黃(透明者為佳)

    • 性溫燥,傳統外用具殺蟲止癢、解毒療瘡之效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主癰疽惡瘡」,能拔膿毒、燥濕斂瘡。現代研究亦表明,硫黃與皮膚接觸後生成硫化物,可抑制微生物生長,緩解炎症。
    • 此方將硫黃「焙乾」再研末,旨在降低其燥烈之性,避免刺激患處,符合中藥「炮製緩性」之理。
  2. 蕎麥面

    • 性涼味甘,古代外用多取其清熱解毒、散瘀消腫之功。《本草拾遺》言其「煉五臟滓穢」,配合硫黃可制其溫燥,兼助吸附瘡面滲液,保持患處乾爽。
    • 井花水(清晨初汲井水)調和,取其「甘寒清熱」之性,增強清解毒熱之效。

治療原理推論

  • 協同解毒:硫黃殺菌拔毒,蕎麥面清熱散瘀,二者寒溫並用,既可抑制瘡毒蔓延,又能緩解局部紅腫焮痛。
  • 物理作用:藥餅焙乾後研粉,外敷時可吸附膿液、穢物;乳香末增活血生肌之效,促進瘡口癒合。
  • 潤燥平衡:以井水調敷並保持濕潤,既防硫黃過燥傷膚,又藉水力引藥透入,符合「溫毒宜清透」的治則。

此方體現古代外科「圍藥」思路,通過局部用藥直接作用病所,結合藥性與炮製調節,達到消腫定痛、去腐生新的目的。

傳統服藥法


透明硫黃(為末)2兩,蕎麥面2兩。
上用井花水調和作餅,焙乾收下。要得硫黃性和,用時再末之。加乳香少許,井水調,厚敷瘡上。如乾,以雞羽蘸新水潤之。如此至瘡愈方歇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癤和癰背部膿瘡

相同名稱方劑


保安妙貼散, 出處:《直指》卷二十二。 組成:透明硫黃(爲末)2兩,荞麥面2兩。 主治:癰疽發背腫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