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餅飯

柿餅飯

SHI BING F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絳囊撮要》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29

寒性指數

16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81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33%
胃經 33%
心經 33%
肺經
胃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柿餅飯方劑中加入柿餅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潤肺止咳: 柿餅性寒,味甘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化痰止咳之效。對於肺燥咳嗽、咽喉乾燥等症狀,加入柿餅有助於滋潤肺部,緩解咳嗽。
  2. 健脾益胃: 柿餅富含糖分和多種營養物質,具有健脾益胃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對於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者,加入柿餅有助於增進食慾,改善消化功能。

總之,柿餅飯方劑中加入柿餅,是為了充分利用其潤肺止咳、健脾益胃的藥用價值,達到治療或保健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「柿餅飯」主治「反胃」,即中醫所稱的胃氣上逆、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之症。古代醫家認為,反胃多因胃虛寒凝、氣機升降失常,或痰飲停滯導致。柿餅性味甘澀、寒,歸肺、脾、大腸經,傳統用於潤肺止咳、澀腸止血,其甘緩之性可和胃降逆,澀斂之效則能固護胃氣,抑制上逆之勢。
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柿餅的藥性作用

    • 甘緩和胃:柿餅甘甜能補益脾胃,緩和急迫之氣,尤適用於胃虛氣逆之證。
    • 寒潤制燥:反胃若因胃中虛火灼津,柿餅之寒可清虛熱,潤燥生津,防止嘔吐傷陰。
    • 澀斂固脫:其澀性有助收斂浮越之胃氣,減少胃氣上衝,間接穩定中焦。
  2. 與乾飯同蒸的配伍意義

    • 穀氣養胃:乾飯(粳米)性平味甘,能補中益氣,為「胃氣」之本。與柿餅同蒸,可增強健脾養胃之功,助胃氣下降。
    • 協同增效:蒸製過程中,柿餅之潤與米飯之滋養融合,形成黏稠質地,可能吸附胃中痰濁或過多胃酸,減輕嘔吐。
    • 不用水、不雜他藥:強調單一配伍,避免藥味複雜干擾柿餅降逆之效,且無水分稀釋,濃縮藥力直達中焦。

三、治療原理推論

「柿餅飯」的設計反映「藥食同源」思維,其機理可能包含:

  1. 直接抑嘔:柿餅含鞣酸、果膠等成分,能收斂胃黏膜,減少炎症刺激引發的嘔吐反射。
  2. 調整胃氣升降:甘味入脾,通過補益中焦,恢復脾升胃降的生理循環,尤其適合長期虛損型反胃。
  3. 痰瘀并治:部分反胃因痰濕阻胃,柿餅的澀潤特性或能化解痰涎黏滯,米飯的溫平則防其過於寒涼傷陽。

此方簡約而針對核心病機,體現中醫「簡便廉效」的用藥智慧,尤其適用於民間調養或輕症反胃。

傳統服藥法


柿餅(切細)。
雜乾飯內,同蒸食。
不用水,亦勿以它藥雜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柿餅飯, 出處:《絳囊撮要》。 組成:柿餅(切細)。 主治:反胃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