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柿精散中加入谷精草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利濕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。
柿精散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、吐血、衄血、咯血等症狀。谷精草性涼,味甘,入肝、肺經,能清熱涼血,利濕止血。其清熱涼血之效可緩解血熱妄行導致的出血症狀,而利濕止血則可幫助止血,並改善濕熱所致的各種不適。因此,谷精草的加入可增強柿精散清熱涼血、利濕止血的功效,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。
柿精散方劑中包含柿餅,主要原因有二:
- 潤肺止咳: 柿餅性味甘寒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化痰止喘的功效。柿餅富含果糖、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,有助於緩解肺燥咳嗽、咽喉幹癢等症狀。
- 消食止瀉: 柿餅亦具有消食止瀉的功效。柿餅中的單寧酸能收斂腸道,減少腸道蠕動,有助於緩解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因此,柿精散方劑中加入柿餅,可發揮其潤肺止咳、消食止瀉的功效,有助於治療相關的疾病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柿精散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柿精散主治「障翳」,即目生翳膜之證。古代醫家認為,翳障多因風熱上攻、肝火上炎,或陰虛火旺,導致目睛遮蔽不清,視物昏蒙。此方以清肝明目、退翳消障為核心功效。
二、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
1. 谷精草
- 性味歸經:辛甘微寒,入肝、胃經。
- 藥理作用: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專散風熱,治目翳喉痹」,為眼科要藥。其質輕上行,善疏泄肝經風熱,能明目退翳、疏散頭目滯氣,尤宜風熱目赤、翳膜遮睛之證。
2. 柿餅
- 性味歸經:甘澀寒,入肺、脾、大腸經。
- 藥理作用:柿霜(柿餅表層白粉)能清肺胃鬱熱,潤燥生津;其性收斂,可緩解眼目紅腫。民間亦有以柿餅外用敷眼之用法,取其涼潤之性以消腫退赤。
3. 配伍邏輯
- 清肝與潤燥並行:谷精草清肝疏風以治本,柿餅清熱潤燥以助之。兩者寒涼互濟,既散風熱翳障,又防過散傷津。
- 標本兼顧:肝開竅於目,風熱鬱久易化燥傷陰。此方取谷精草散邪、柿餅潤養,既攻邪又護正,尤適輕症翳障或體質偏熱者。
三、綜論
柿精散藥簡力專,符合古代「輕可去實」原則。其機理在於調和肝肺(肝主目、肺主氣),以風藥配甘潤,使熱清翳退。若翳障屬肝腎陰虛或寒證者,恐非所宜。
傳統服藥法
谷精草5錢, 柿餅1個。
每日水煎,並柿餅同食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柿精散, 出處:《仙拈集》卷二。 組成:谷精草5錢,柿餅1個。 主治:障翳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