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石炭散方劑中加入蓮藕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清熱解毒,生津止渴: 蓮藕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石炭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、咽喉腫痛等症,蓮藕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主藥,緩解熱毒。
- 和胃止嘔,潤肺止咳: 蓮藕還具有和胃止嘔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石炭散中可能含有辛辣燥熱的藥物,蓮藕可以起到緩解燥熱、保護胃部的作用。
總而言之,石炭散加入蓮藕,不僅可以清熱解毒,更能緩解藥物燥熱,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。
石炭散中加入血餘炭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: 血餘炭為血竭炭化而成,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可針對外感熱毒、瘡瘍腫毒、跌打損傷等病症,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- 收斂止血: 血餘炭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,可有效治療外傷出血、咯血、鼻出血等症狀。在石炭散中,血餘炭與其他藥物配合,可增強止血效果,促進傷口癒合。
總之,血餘炭在石炭散中,主要發揮清熱解毒、收斂止血的功效,與其他藥物配合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石炭散方中加入棕櫚皮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利溼: 棕櫚皮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利溼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可用於治療溼熱下注、小便不利、血熱妄行等症。
- 活血化瘀: 棕櫚皮入血分,可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。
石炭散方中,棕櫚皮與其他藥物配合,發揮清熱利溼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用於治療溼熱下注、小便不利、血熱妄行、跌打損傷等症。
石炭散中加入紅花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活血化瘀: 紅花味甘性溫,入心、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石炭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減輕疼痛,達到治療目的。
- 溫經散寒: 石炭散中可能存在其他寒性藥材,紅花的溫性可中和寒性,避免藥性偏寒,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,使藥效更為平和。
石炭散中包含芫花,主要基於其燥濕止癢的功效。芫花性溫,味辛,歸肺、膀胱經,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癢、燥濕化痰之效。
在石炭散中,芫花主要用於治療濕疹、皮炎、瘡瘍等皮膚病。其燥濕止癢作用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,促進病竈乾燥,減輕瘙癢症狀。同時,芫花還能化解痰濕,改善皮膚黏膩、水腫等情況,提升療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石炭散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本方主治「産後惡血,攻刺心腹疼痛」,即產後瘀血內阻,導致心腹部位刺痛。產後因氣血虛弱,瘀血滯留,阻礙氣機運行,不通則痛,故需活血化瘀、散結止痛之劑。
二、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
石炭(主藥,2兩)
- 古代石炭多指煤炭或礦物類炭化物,經煅燒後具收斂止血、化瘀散結之效。此處可能借其吸附特性,助排出惡血。
赤鯉魚鱗(5兩)
- 鯉魚鱗傳統用於活血通經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可治「産後血瘀」。其膠質成分可能協助止血化瘀,調和血脈。
乾藕節(4兩)
- 藕節收斂止血兼化瘀,適用於出血夾瘀之證。此處用於防止活血過度導致出血,同時輔助清除滯留惡血。
亂髮、敗蒲、棕櫚皮(共5兩)
- 亂髮(血餘炭):煅炭後止血化瘀,引血歸經。
- 敗蒲(蒲黃炭):活血止血,祛瘀止痛。
- 棕櫚皮:煅炭後收澀止血,與活血藥配伍可防逐瘀過猛。
- 此三藥均經炭化,增強吸附惡血與止血之效,形成「止血不留瘀」的配伍。
紅藍花(紅花,1兩)
- 活血通經,散瘀止痛,為產後瘀血腹痛要藥,直接針對惡血攻心之病機。
芫花(1兩)
- 逐水消腫、破血通經,其峻烈之性助攻逐深層瘀滯,但需配伍他藥緩和毒性。
麝香(後下,1分)
- 芳香走竄,開竅醒神,活血散結。少量加入可增強諸藥透達之力,迅速緩解心腹刺痛。
三、製法與方義
- 煅燒製散:全方以「炭藥」為主,通過瓷瓶鹽泥密封煅燒,使藥材炭化,增強吸附惡血與止血作用,同時降低芫花毒性。
- 活止兼施:紅花、鯉魚鱗、芫花活血破瘀;血餘炭、藕節等止血防過耗,體現「攻瘀不傷正」思路。
- 溫酒送服:酒性辛溫,助藥力上行外達,促進血行以驅惡血。
四、治療原理
本方以「炭法」為核心,結合活血、止血、逐瘀三法,針對產後惡血停滯之「虛中夾瘀」病機:
- 炭藥吸附:石炭、血餘炭等吸附惡血,從體外排出。
- 破瘀通絡:紅花、芫花直攻瘀血,消除刺痛。
- 止血防損:藕節、棕櫚皮保護新血,避免過度耗傷。
- 芳香引經:麝香引藥直達病所,加速瘀散痛止。
此方體現古代「煅炭存性」的炮製智慧,適用於產後瘀血實證,然需中病即止,防傷正氣。
傳統服藥法
石炭2兩(打研),赤鯉魚鱗5兩,乾藕節4兩,亂發1兩,敗蒲2兩,棕櫚皮2兩,紅藍花1兩,芫花1兩。
上藥都入一瓷瓶子內,使鹽泥固濟,候乾,以磚坯子蓋頭,用炭火半秤斷之,如人行一二里以來,其初青煙出,後白煙出,漸去火,經一宿,冷取出,搗細羅為散,更入麝香1分,同研令細。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如人行3-5里再服。其惡血自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孕婦慎用。
- 有出血傾向者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石炭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八十。 組成:石炭2兩(打研),赤鯉魚鱗5兩,乾藕節4兩,亂發1兩,敗蒲2兩,棕櫚皮2兩,紅藍花1兩,芫花1兩。 主治:産後惡血,攻刺心腹疼痛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