楝子湯

楝子湯

LIAN ZI T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46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2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0%
腎經 13%
小腸經 13%
膀胱經 13%
大腸經 13%
胃經 6%
心經 6%
膽經 6%
肺經 6%
肝經
腎經
小腸經
膀胱經
大腸經
胃經
心經
膽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楝子湯中包含川楝子,是因其具有以下特性:

  • 疏肝理氣止痛: 川楝子苦寒,入肝經,能疏解肝氣鬱結,緩解肝臟疼痛。
  • 驅蟲殺蟲止癢: 川楝子對寄生蟲有殺滅作用,可用於治療蛔蟲、蟯蟲等引起的腹痛、腹脹、皮膚瘙癢等症狀。

在楝子湯中,川楝子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,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、肝膽濕熱所致的脘腹疼痛、脅肋脹滿、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楝子湯中加入地榆,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功效:

  1. 收斂止血: 地榆性寒,味苦澀,入肝、脾經,具有涼血止血、斂瘡生肌之效。楝子湯主治濕熱下注,熱毒傷陰,導致的腸風下血、痔瘡出血等症。地榆的收斂止血作用,可有效控制出血,緩解病症。
  2. 清熱解毒: 地榆亦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輔助楝子等藥物清除腸道濕熱,消滅致病菌,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。

因此,地榆加入楝子湯,可發揮收斂止血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,達到治療腸風下血、痔瘡出血等病症的目的。

楝子湯中加入苦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燥濕:苦參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,能瀉火解毒,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,如濕疹、瘡瘍、帶下等,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
  2. 殺蟲止癢:苦參還有殺蟲止癢的作用,可以有效抑制寄生蟲的生長,並減輕皮膚瘙癢、紅腫等症狀。

楝子湯中加入苦參,可以有效地清除濕熱,並抑制寄生蟲的生長,從而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皮膚病的目的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「楝子湯」主治「瘑癬瘡,經年久不癒者」。「瘑癬瘡」在古代醫籍中泛指頑固性皮膚癬瘡,其特徵為反覆發作、遷延難癒,可能表現為皮膚瘙癢、糜爛、滲液或乾燥脫屑,甚則結痂增厚。此方以熏洗外治為法,針對久病痼疾,推測其適應症為慢性或複發性皮膚癬瘡(如濕疹、頑癬、神經性皮炎等),尤其適合局部滲出或瘙癢明顯者。


組成藥物分析與邏輯推理

  1. 楝實(川楝子)

    • 性味苦寒,有毒。歸肝、小腸、膀胱經。
    • 傳統功效:清熱燥濕、殺蟲止癢。
    • 本方作用:為君藥,針對「瘑癬」之濕熱蟲毒。其苦寒之性清熱燥濕,殺蟲之力直搗病源(如真菌、寄生蟲等可能致癣因素),尤善治皮膚頑癢、疥瘡。
  2. 地榆根

    • 性味苦酸微寒,歸肝、大腸經。
    • 傳統功效:涼血止血、解毒斂瘡。
    • 本方作用:為臣藥,輔楝實清熱解毒,斂瘡生肌。針對瘡面慢性糜爛、滲液,可收斂創面,促進癒合。
  3. 桃皮(桃樹皮)

    • 性味苦平,歸心、肝經。
    • 傳統功效:活血解毒、祛風止癢。
    • 本方作用:佐助藥,活血祛風以通絡止癢。久病多瘀,桃皮活血改善局部氣滯血瘀,風邪挾濕則癢,其祛風之力可緩解頑癢。
  4. 苦參

    • 性味苦寒,歸心、肝、胃、大腸、膀胱經。
    • 傳統功效:清熱燥濕、殺蟲利尿。
    • 本方作用:為臣佐藥,協同楝實增強燥濕殺蟲之效,尤善治皮膚濕瘡、疥癩。其苦寒性強,可抑制濕熱腐敗之氣。

治療原理與配伍邏輯

  • 核心病機假設
    古人認為「瘑癬久不癒」多因濕熱蘊毒、蟲積血瘀,風邪纏綿,導致皮膚失養、瘡潰難斂。

  • 組方思路
    以「清熱燥濕+殺蟲止癢+活血斂瘡」為主軸,標本兼治:

    1. 攻邪治標:楝實、苦參苦寒燥濕殺蟲,直挫濕熱毒邪;地榆涼血解毒,遏制瘡面腐潰。
    2. 調理氣血:桃皮活血通絡,改善局部血瘀,促進藥力滲透。
    3. 斂瘡生肌:地榆、苦參收斂滲液,減少組織損傷,助皮損修復。
  • 外用熏洗之效
    煮沸後溫洗,使藥物直接作用患處,局部高濃度發揮殺蟲解毒之效,同時溫熱刺激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代謝邪毒。


總結

「楝子湯」透過苦寒燥濕與活血斂瘡的協同作用,針對「濕熱瘀毒」交織的慢性皮膚瘍瘡,尤其適合滲液、劇癢、皮膚增厚之頑癬。其組方簡潔,體現「清熱—殺蟲—活血—收斂」的複合策略,外治法避開口服毒性(如楝實有毒),而直達病所,堪為古代皮膚科外治典範。

傳統服藥法


楝實1升,地榆根5兩,桃皮5兩,苦參5兩。
上(口父)咀。以水一斗,煮取5升,稍溫洗之,每日一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小兒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皮膚癬菌病(鼠蹊肛門周圍)

相同名稱方劑


楝子湯, 出處:《千金》卷二十二。 組成:楝實1升,地榆根5兩,桃皮5兩,苦參5兩。 主治:瘑癬瘡,經年久不癒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