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香膏

SHI XIANG GAO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理瀹》

熱性指數

22

寒性指數

11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1%
肺經 21%
胃經 21%
腎經 10%
肝經 10%
膽經 10%
心經 5%
脾經
肺經
胃經
腎經
肝經
膽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
方劑組成解釋

十香膏中加入沉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行氣止痛: 沉香氣味芳香,入脾、腎經,具有行氣止痛、溫腎納氣的功效。十香膏多用於治療寒凝氣滯、脘腹疼痛、嘔吐腹瀉等症,沉香能溫通氣血,緩解疼痛,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。
  2. 芳香闢穢: 沉香氣味濃鬱,具有芳香闢穢之功,可提振精神,舒緩情緒。十香膏中加入沉香,不僅有助於治療疾病,更能改善藥膏氣味,使其更加宜人,提高患者的服藥體驗。

十香膏中加入丁香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溫中散寒,止痛止嘔:丁香性溫,味辛,入脾、胃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止痛止嘔之效。對於因寒氣入侵導致的胃寒、嘔吐、腹痛等症狀,丁香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  2. 芳香闢穢,醒脾開胃:丁香氣味芳香,能起到芳香闢穢的作用,可改善因飲食不潔、濕熱內蘊導致的胃口不佳、食慾減退等症狀,同時也能增進食慾,提高消化功能。

因此,在十香膏中加入丁香,可以起到溫中散寒、止痛止嘔、芳香闢穢、醒脾開胃的功效,提升藥效,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。

十香膏中包含白檀,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項特點:

  1. 芳香闢穢:白檀香氣清幽,能有效驅除異味,與十香膏中其他芳香藥材如丁香、肉桂等配合,可使藥膏散發濃鬱香氣,達到醒脾開胃、芳香闢穢的效果。
  2. 清熱解毒:白檀性涼,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與其他藥材如金銀花、連翹等共同作用,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適用於外用治療皮膚病、傷口感染等。

十香膏中加入甘松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芳香開竅,行氣止痛: 甘松氣味芳香,性溫,入肺、脾經,具有開竅醒神、行氣止痛之效。十香膏旨在治療鼻塞、頭痛、風寒濕痹等症,甘松的芳香氣味可通鼻竅,行氣止痛,改善氣血流通,緩解疼痛。
  2. 溫陽散寒,祛風除濕: 甘松還具有溫陽散寒、祛風除濕的功效。十香膏中多為辛溫燥烈之品,配合甘松,可加強溫陽散寒之力,有助於驅除體內寒濕,改善風寒濕痹等症狀。

十香膏中加入鬱金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活血止痛: 鬱金味辛、苦,性溫,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之效。十香膏多用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,鬱金可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減輕疼痛。
  2. 芳香開竅: 鬱金氣味芳香,具有開竅醒神之效。十香膏中其他藥材如川芎、白芷等亦有芳香開竅之功,鬱金的加入可增強藥效,促進氣血運行,達到通竅醒神之目的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十香膏」,主要成分是:沉香、丁香、白檀、甘松、鬱金,主治功效是:外科領域中疑難雜症,各種不明原因的腫脹毒瘡。

沉香性溫、味苦,具有溫裡溫中、理氣行氣、止嘔、止咳平喘、補腎、健脾胃等功效。

丁香具有溫裡溫中、降逆止嘔、健脾胃、溫肺止咳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

鬱金中藥具有多種傳統功效,包括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清熱涼血、化腐生肌、理氣行氣、降氣、清熱利濕等。

白檀性溫、味甘、辛,具有理氣和中、溫中暖胃、消積除脹等功效。

甘松性溫、味甘、辛,具有益氣補脾、寬胸理氣、調和諸藥等功效。

十香膏的組成成分各司其職,相互協調,共同發揮祛風散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臨牀應用上,十香膏主要用於治療外科領域中疑難雜症,各種不明原因的腫脹毒瘡。

十香膏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,安全性高,副作用少,是中醫外科學中常用的方劑之一。

十香膏的使用方法是外用,將適量十香膏塗抹於患處,每日1-2次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十香膏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皮膚刺激。

十香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,安全性高,副作用少,是中醫外科學中常用的方劑之一。

傳統服藥法


沈香5錢,丁香5錢,白檀5錢,甘松5錢,鬱金5錢。
解毒,消腫,拔膿。
麻油浸7日,慢火養5日後,以文武火煎20-30沸,去滓,入黃丹收,以乳香、木香、白膠香、龍齒、蘇合油末5錢,麝1錢,攪勻,候凝作片。攤紅絹上貼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時應注意用量。

相關疾病


疥癬腹股溝疝氣乳房腺體瘤癤和癰痲風 [漢生氏病]麻疹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(皮膚癌)女性乳房惡性腫瘤(乳腺癌)淋巴腺炎背部膿瘡睪丸疼痛腫脹痰核流注

相同名稱方劑


十香膏, 出處:《理瀹》。 組成:沉香5錢,丁香5錢,白檀5錢,甘松5錢,鬱金5錢。 主治:解毒,消腫,拔膿。主治:外科疑難險症,一切無名腫毒。

十香膏, 出處:《夀世保元》卷九。 組成:白礬(炒)1錢,輕粉1錢,水銀1錢,雄黃1錢,川椒(去子炒)1錢,樟腦1錢,檳榔1個(研末),杏仁40個(去皮,同研),大風子(去皮肉,另研)40個。 主治:疥瘡遍身風癢。

十香膏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六十三。 組成:沉香半兩(銼),檀香半兩(銼),丁香半兩(末),鬱金香半兩(銼),甘松香半兩(銼),麝香1分(細研),熏陸香半兩(細研),白膠香半兩(細研),龍齒半兩(細研),黃丹6兩,麻油1斤,蘇合香半兩(銼),木香半兩(末)。 主治:風毒瘡腫,癰疽,疔贅,瘤癭。

十香膏, 出處:《外科精義》卷下。 組成:沉香1錢,麝香1錢,木香5錢,丁香5錢,乳香5錢,甘松5錢,白芷5錢,安息香5錢,藿香5錢,零陵香5錢(同爲細末),當歸2兩,川芎2兩,黃耆2兩,木通2兩,芍藥2兩,細辛2兩,升麻2兩,白蘞2兩,獨活2兩,川椒2兩,藁本2兩,菖蒲2兩,厚朴2兩,木鱉子2兩,官桂2兩,商陸根2兩(銼碎),桃仁5錢,杏仁5錢,柏子仁5錢,松子仁5錢,槐枝2兩,桑枝2兩,柳枝2兩,松枝2兩(銼),沒藥2兩,輕粉2兩,雄黃2兩,朱砂2兩,雲母石2兩,生犀角2兩,亂發灰2兩,白礬灰2兩(另研如粉),真酥豬脂2兩,羊腎脂2兩,黃丹1斤,清脂麻油3斤。 主治:五發,惡瘡,結核,瘰癧,疳瘻,疽,痔。

十香膏, 出處:《萬氏家抄方》卷四。 組成:大黃5錢,當歸尾5錢,桃仁5錢,鱉甲5錢,半夏5錢,麻黃5錢,牙皂5錢,細辛5錢,烏藥5錢,赤芍5錢,川山甲5錢,草烏5錢,大戟5錢,白芷5錢,桂皮5錢,貝母5錢,天花粉5錢,防己5錢,金銀花5錢,巴豆(去殼)5錢,蓖麻子(去殼)5錢,黃耆5錢,防風5錢,荊芥5錢,白附子5錢,牛膝5錢,羌活5錢,獨活5錢,良薑5錢,紅花5錢,牛蒡子5錢,蘇木5錢,連翹5錢,白及5錢,白蘞5錢,天麻5錢,甘草節5錢,海風藤5錢,黃連5錢,黃柏5錢,黃芩5錢,柴胡5錢,千金子5錢,全蠍5錢,僵蠶5錢,蜂房5錢,玄參2兩,苦參2兩,發灰5錢,猬皮1兩,蜈蚣3條,蛇蛻1條,桃枝寸許長者1段、柳枝寸許長者1段、槐村寸許長者1段、桑枝寸許長者各一段。 主治:癰疽發背,乳癖,便毒,閃腰挫氣,跌打損傷,筋骨疼痛,手足頑麻,痞塊疝氣,楊梅,風毒,一切腫毒瘡癤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