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白蒺藜丸中含有白蒺藜,主要原因如下:
- 白蒺藜性味歸經: 白蒺藜味辛、甘,性溫,歸肝、腎經。具有疏肝解鬱、散風止痛、明目消翳、降壓降脂等功效。
- 白蒺藜功效: 針對白蒺藜丸的治療目的,例如治療肝鬱氣滯、肝陽上亢、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症狀,白蒺藜可以起到疏肝解鬱、明目消翳的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。
因此,白蒺藜丸中含有白蒺藜是合理的,它能有效發揮藥效,達到治療目的。
白蒺藜丸在傳統中醫學中,被用於治療肝風內動、目赤腫痛等症狀。其配方精妙,其中加入雞蛋,實則源於古人的智慧結晶。雞蛋在中醫藥理中,被視為性平味甘,有滋陰潤燥、養血安神之效。在白蒺藜丸中,雞蛋不僅能調和諸葯,使其藥性更加溫和,減少某些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刺激,還能增強方劑的滋補作用,尤其適合體虛者服用。此外,雞蛋的黏稠質地有助於藥丸的成型,使製作過程更加順利,且易於保存與服用。綜合而言,雞蛋在白蒺藜丸中的應用,體現了中醫藥方配伍的科學性與實用性,是傳統醫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亮點。
主治功效
傳統服藥法
白蒺藜1兩(微炒,去刺), 茵芋1兩, 羌活1兩, 木香1兩, 羚羊角屑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 白花蛇肉2兩(酒浸,炙微黃), 白附子1兩(炮裂) , 當歸1兩(銼,微炒), 乾蠍1兩(微炒), 薏苡仁3分, 檳榔半兩, 牛膝1兩(去苗), 芎藭1兩, 牛黃1分(細研), 麝香1分(細研), 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別研如膏), 防風3分(去蘆頭), 酸棗仁1兩(微炒)。
上為末,入杏仁膏,相和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以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。
忌生冷、油膩、毒滑、魚肉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成方便讀》卷四。 組成:白蒺藜1升,雞蛋10個(去黃存白,拌蒺藜1宿)。 主治:時行赤眼,流淚紅腫,胬翳遮睛,怕火畏光。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七。 組成:蒺藜子(炒,去角)1兩,旋覆花(擇)1兩,皂莢(去皮子,燒爲灰)1兩,惡實(炒)1兩,龍腦(研)2錢,麝香(研)1錢,菊花(擇)2兩。 主治:風頭旋,目運痰逆。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 組成:白蒺藜3分(微炒,去刺),獨活3分,羚羊角屑3分,防風3分(去蘆頭),枳殼3分(麸炒微黃,去瓤),薯蕷3分,地骨皮3分,莽草1兩(微炒),葳蕤半兩,苦參1兩(銼),楓香1兩,蟬殼半兩(微炒)。 主治:熱毒風攻,頭面瘙癢,如似蟲行,時發風疹。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聖惠》卷二十四。 組成:白蒺藜1兩(微炒,去刺),黃耆3分(銼),獨活3分,白芷半兩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薯蕷3分,枳實1兩(麸炒微黃,去瓤),人參3兩(去蘆頭),黃連1兩(去須),葳蕤半兩,地骨皮半兩,桂心半兩。 主治:風毒上衝,頭面瘙癢如蟲行,身上時有風疹,心神煩悶。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 組成:白蒺藜2兩半(微炒,去刺),熟乾地黃2兩半,鹿茸2兩半(去毛,塗酥,炙微黃),白蘞2兩半,磁石3兩(燒,醋淬7遍,細研,水飛過),鐵精1兩(細研),桂心1兩,續斷1兩,巴戟3兩,赤芍藥2兩,玄參2兩,木通2兩,海藻2兩(洗去鹹味),牛膝2兩(去苗),桑寄生2兩,澤瀉2兩,射乾1兩半,肉蓯蓉2兩(酒浸1宿,刮去皺皮,炙乾)。 主治:陰(疒頹)腫大。
白蒺藜丸, 出處: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 組成:白蒺藜1兩(微炒,去刺),茵芋1兩,羌活1兩,木香1兩,羚羊角屑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白花蛇肉2兩(酒浸,炙微黃),白附子1兩(炮裂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乾蠍1兩(微炒),薏苡仁3分,檳榔半兩,牛膝1兩(去苗),芎藭1兩,牛黃1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别研如膏),防風3分(去蘆頭),酸棗仁1兩(微炒)。 主治:刺風。遍身如針刺,肩背四肢拘急,筋骨疼痛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