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蟬散

玉蟬散

YU CHAN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4

寒性指數

13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9%
脾經 15%
肝經 15%
胃經 15%
腎經 8%
心經 7%
大腸經 7%
肺經
脾經
肝經
胃經
腎經
心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玉蟬散中包含人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益氣扶正:人參為補氣藥之首,性溫和,能補脾益肺,生津止渴,兼具安神之效。玉蟬散為治療虛寒證的方劑,患者常伴有氣虛乏力、面色蒼白等症狀,而人參能補益正氣,增強機體抵抗力,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。
  2. 調和藥性:玉蟬散中含有寒涼藥物,如石膏、知母等,人參的溫補之性可緩解這些藥物的寒性,使藥性更加平和,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傷正,達到藥效最佳狀態。

玉蟬散方中包含桑葉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桑葉性寒,味甘苦,入肺經,具有清熱解表、涼血止血之效。

玉蟬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鼻衄等症。桑葉可以清熱解毒,消散風熱之邪,同時也可涼血止血,緩解咽喉腫痛、鼻衄等症狀。因此,桑葉在玉蟬散方中起到重要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。

玉蟬散中加入訶子,主要是針對其收斂止瀉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
訶子味酸澀,性涼,入肺、大腸經。其收斂固澀之性,能有效止瀉止痢,對於因脾虛泄瀉、腸滑不固引起的腹瀉尤為有效。此外,訶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痢疾、咽喉腫痛等症。

在玉蟬散中,訶子與其他藥材相配伍,共同發揮止瀉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有效治療小兒泄瀉等病症。

玉蟬散中加入鐘乳石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:

  1. 清熱解毒:鐘乳石性寒,味甘,入肝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之效。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牙齦腫痛等症狀。
  2. 止痛生肌:鐘乳石還具有止痛生肌的功效。可用於治療外傷出血、骨折、燒傷、燙傷等,加速傷口癒合。

玉蟬散中加入鐘乳石,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、止痛生肌的藥理作用,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【玉蟬散】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此方主治「肺氣發喘,坐卧不得」,意指因肺氣壅滯或虛損所致的喘息,嚴重時影響日常行動與臥息。古代醫家歸納此證病機可能涉及:

  1. 肺氣虛逆:喘息伴氣短乏力,屬肺氣不足,宣降失常。
  2. 痰濁壅肺:痰阻氣道,致喘促胸悶,坐卧不寧。
  3. 肺腎兩虛:久喘傷腎,腎不納氣,喘息深長難續。

方名「玉蟬散」中「玉」喻珍貴純淨,「蟬」具清輕透發之性,暗示此方兼顧補益與宣肅肺氣之效。


【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】

1. 人參(去蘆頭)半兩

  • 角色:君藥,大補肺脾之氣。
  • 推理:肺主氣,氣虛則喘。人參益氣固本,助肺臟恢復宣降之能,改善氣短喘促。

2. 經霜蓖麻葉、桑葉 各半兩

  • 角色:臣藥,肅降肺氣兼清熱。
  • 蓖麻葉:傳統用於通利上焦,其性輕降,可能助痰濕下行(注:現代已知蓖麻子有毒,但葉毒性較低,古人外用內服均有記載)。
  • 霜桑葉:經霜後苦甘性涼,清肺平喘,針對肺熱或燥熱上逆之喘。
  • 協同:二葉皆「經霜」採收,取其沉降之性,引逆氣下行。

3. 訶子肉半兩

  • 角色:佐藥,斂肺止咳。
  • 推理:久喘易耗散肺氣,訶子酸澀收斂,防肺氣過泄,與人參一補一斂,標本兼顧。

4. 鐘乳粉一兩

  • 角色:佐使藥,溫腎納氣。
  • 推理:鐘乳石性溫,歸肺腎經,能溫肺化飲、助腎納氣,針對肺寒或腎不納氣之喘。

5. 糯米飲送服

  • 輔助:糯米甘平補中,顧護脾胃,避免寒涼傷胃,並助藥力吸收。

【全方配伍思維】

  • 補瀉並行:人參補氣為本,蓖麻葉、桑葉宣降為輔,訶子、鐘乳粉斂納為佐。
  • 標本兼治:補肺固表(本)+降氣化痰(標),適用於虛實夾雜之喘證。
  • 動靜結合:桑葉、蓖麻葉之「動」宣通肺鬱,訶子、鐘乳粉之「靜」穩定氣機。

此方體現「扶正祛邪」思想,透過補益、降氣、收斂、溫腎多層次作用,調節肺氣升降,緩解喘逆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人參(去蘆頭)半兩,蓖麻葉(經霜者)半兩,桑葉(經霜者)半兩,訶子肉半兩,鐘乳粉1兩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食後糯米飲調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,陰虛火旺、痰熱壅盛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玉蟬散, 出處: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八。 組成:人參(去蘆頭)半兩,蓖麻葉(經霜者)半兩,桑葉(經霜者)半兩,訶子肉半兩,鍾乳粉1兩。 主治:肺氣發喘,坐卧不得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