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汞散

黑汞散

HEI GONG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經驗良方》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31

寒性指數

1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3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5%
脾經 25%
肝經 25%
大腸經 25%
腎經
脾經
肝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黑汞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,其主要成分中包含硫磺,這一成分的運用有其深厚的理論基礎。硫磺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具有溫陽、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藥材。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肌膚狀況,特別對於痤瘡、癤瘡等皮膚病症有明顯的療效。此外,硫磺還具備消炎特性,可以有效對抗體內的各種炎症反應。在黑汞散的方劑中,硫磺的加入不僅能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,還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增強解毒和祛濕的效果,使得方劑在治療相應病症時更具協同作用。透過協同作用,硫磺能更有效地調節人體內的陰陽平衡,進而提升整體的健康水平,是黑汞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【黑汞散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【黑汞散】主治「疥癬」。疥癬為皮膚疾患,主要由外邪(如蟲、風、濕、熱)侵襲,或內在氣血失調所致,表現為瘙癢、紅疹、脫屑、甚或糜爛流膿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病症多與「蟲毒」或「濕熱蘊結」相關,需以殺蟲、解毒、燥濕之藥外治或內服。

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黑汞(HgS,即硃砂或黑砂)

    • 性味功效:辛、寒(或微寒),有毒,具殺蟲、解毒、鎮驚之效。
    • 治療原理
      古代用汞化合物(如硫化汞)治療皮膚病,因其能殺滅寄生蟲(如疥蟎)並抑制皮膚表層感染。其毒性可「以毒攻毒」,直接破壞病源體,但須嚴格控制劑量。
  2. 硫黃(S,天然礦物硫)

    • 性味功效:酸、溫,有毒,外用殺蟲止癢,內服助陽通便。
    • 治療原理
      硫黃為傳統治疥癬要藥,能溶解角質、抑制黴菌及寄生蟲,其溫性可散風燥濕,與黑汞寒性相制約,協同增強殺蟲解毒之效。
  3. 配伍比例(黑汞:硫黃 = 1:3)

    • 硫黃量倍於黑汞,可能因硫黃藥性相對溫和且具角質溶解作用,為方中主藥;黑汞毒性較強,少量輔助以增強殺蟲力。比例設計避免汞毒過甚。

三、可能功效及治療原理

  1. 殺蟲解毒
    兩藥均具毒性,協同作用可殺滅疥蟲、真菌等病原體,直接消除致病因素。

  2. 燥濕止癢
    硫黃溫燥,能祛皮膚濕邪;黑汞寒性清熱,抑制熱毒引起的紅腫瘙癢,二者寒溫並用,調節局部氣血。

  3. 腐蝕去腐
    硫化汞與硫黃共研末外敷,可能輕度腐蝕病竈表皮,促進壞死組織脫落(如頑固癬痂),繼而新生。

四、方劑思路

此方為「毒藥攻邪」之代表,以礦物藥峻烈毒性直折病勢,適用於頑固性疥癬。古人可能通過經驗發現汞硫配伍的協同效應,並以特定比例平衡藥性與毒性。然需注意,此類藥物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累積毒性,現代臨床應審慎評估。

傳統服藥法


黑汞、硫黃3倍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疥癬皮膚癬菌病(鼠蹊肛門周圍)

相同名稱方劑


黑汞散, 出處:《經驗良方》。 組成:黑汞、硫黃3倍。 主治:疥癬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