潤血飲子

潤血飲子

RUN XUE YIN ZI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10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1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7%
肝經 19%
胃經 16%
腎經 11%
脾經 8%
大腸經 8%
心經 8%
肺經
肝經
胃經
腎經
脾經
大腸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潤血飲子方劑中包含阿膠,主要是由於阿膠具有以下兩大功效:

  1. 補血滋陰: 阿膠性平味甘,入肝腎經,具有補血滋陰,養血止血之效。潤血飲子主要針對血虛所致的症狀,而阿膠的補血功效,能有效改善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、面色蒼白、心悸失眠等問題。
  2. 潤燥止渴: 阿膠還具有潤燥止渴的功效,能改善因血虛引起的口乾舌燥、便祕等症狀。潤血飲子中加入阿膠,不僅能補血滋陰,也能改善血虛所致的乾燥症狀,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。

潤血飲子中添加竹瀝,主要考量其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之效。

竹瀝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、利尿通淋之效。其清熱涼血之效,有助於清除血液中的熱毒,改善血瘀不通的症狀。

此外,竹瀝還具有利濕的作用,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,進一步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血液流動。

因此,潤血飲子中添加竹瀝,可以起到清熱涼血、利濕解毒的作用,有效改善血液循環,達到潤血通絡之目的。

潤血飲子方劑中加入人乳汁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 性味甘平,入肺、脾、腎經,具滋潤、活血、解毒之效。 人乳汁味甘性平,入肺脾腎三經,具有滋陰潤燥、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血液流通,達到潤血之效。

二、 與嬰兒體質相近,更易於吸收。 人乳汁與嬰兒體質相近,成分易於人體吸收,能更有效地滋養血脈,修復受損組織,達到潤血、養血的效果。

潤血飲子方劑中加入蜂蜜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潤燥生津: 蜂蜜性平味甘,入肺、脾、大腸經,具有潤燥生津、止痛解毒、緩解便祕的功效。潤血飲子多用於血虛、血瘀導致的病症,而蜂蜜可以滋潤血脈,改善血液循環,緩解血虛、燥熱等症狀。
  2. 調和藥性: 蜂蜜能緩解藥物的苦味,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。同時,蜂蜜能調和藥性,使藥性更平和,避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。

總之,潤血飲子中加入蜂蜜,不僅能提升藥效,還能改善患者的口感,增強療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潤血飲子方劑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主治「血槁成噎」,即因陰血虧虛、津液枯槁所致之噎膈症狀。古代醫家認為,津血不足會導致咽喉及食道乾澀,進而引發吞嚥困難、胸口阻塞等症,嚴重者甚至飲食難下。此證多見於久病耗血、或陰虛內熱灼傷津液者,治法當以滋陰潤燥、養血生津為主。

組成邏輯與可能功效

  1. 阿膠(一兩)

    • 為方中君藥,性味甘平,歸肺、肝、腎經,具補血養陰、潤燥止血之效。
    • 針對「血槁」之病機,阿膠能直接滋養陰血,改善血液枯涸狀態,緩解因血虛內燥引起的噎塞感。
  2. 竹瀝(半盞)

    • 性寒味甘,善清熱化痰、潤燥滑竅。
    • 配合阿膠,可滋陰清虛熱,兼化痰通絡,防止津虧生痰而阻塞咽喉。
  3. 人乳(半盞)

    • 甘潤補虛,為血肉有情之品,能大補氣血、滋液潤燥。
    • 古代醫家視其為「天然的陰血滋養劑」,助阿膠增強生血潤燥之力,尤適於陰血極虛者。
  4. 蜜(五匙)

    • 甘平質潤,補中益氣、潤燥解毒。
    • 與阿膠、人乳協同,強化潤澤之效,並緩和藥性,使全方作用更趨溫和持久。

治療原理推導

此方以「潤」為核心,針對「血槁」病機設計:

  • 滋陰養血:阿膠、人乳直接補益陰血,改善血液枯槁之本。
  • 生津潤燥:竹瀝、蜂蜜清潤下行,濡潤咽喉食道,緩解乾澀噎塞之標。
  • 標本兼顧:補血與潤燥並行,既填補陰血虧虛,又通利滯澀之竅道,符合「潤以去枯」的治則。

方劑特點

  • 全方皆為「滋潤之品」,無攻伐之藥,體現「燥者濡之」的治療思路。
  • 煎服法強調「化開阿膠後,再入他藥徐徐服」,意在使藥力緩和持久作用於上焦,避免峻補礙胃。

此方適用於陰虛血燥之噎膈,若兼氣鬱或痰瘀實證,則需加味調整。

傳統服藥法


阿膠1兩,竹瀝半盞,人乳半盞,蜜5匙。
水1鐘,入阿膠化開,煎至7分,加竹瀝、人乳、蜜,徐徐服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,因此,服用本方期間,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潤血飲子, 出處:《明醫指掌》卷五。 組成:阿膠1兩,竹瀝半盞,人乳半盞,蜜5匙。 主治:血槁成噎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