嘹亮丸

嘹亮丸

LIAO LIANG W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回春》卷五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5%
胃經 25%
大腸經 25%
肺經 25%
脾經
胃經
大腸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嘹亮丸方劑中包含人乳汁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清熱解毒,消炎止痛: 人乳汁性味甘平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之效,可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喉嚨腫痛、聲音嘶啞等症狀。
  2. 滋潤咽喉,利於聲帶修復: 人乳汁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乳糖等營養物質,可以滋潤咽喉,促進聲帶修復,改善聲音嘶啞、失聲等問題。

因此,人乳汁在嘹亮丸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、滋潤咽喉等多方面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聲帶疾病。

嘹亮丸方劑中加入蜂蜜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 潤喉止咳: 蜂蜜性平味甘,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,可緩解咽喉乾燥、聲音嘶啞等症狀,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,增強止咳化痰之效。

二、 調和藥性: 蜂蜜能緩和藥物性味,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,使其更易於服用,且能使藥物成分更好地被人體吸收,提高藥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嘹亮丸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本方主治**「久失音,聲啞」**,即因長期耗損或慢性咽喉疾患導致聲音嘶啞、失語之證,屬肺腎陰虛、津液不足之範疇。古代醫家認為,嗓音不揚與肺氣失宣、咽喉失潤密切相關,尤其久病或過度用嗓後,陰液虧虛,喉竅失養,故需滋陰潤燥、生津利咽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1. 組成分析

  • 人乳:甘平,入心肺胃經,古人視為滋陰潤燥、補虛潤肺之上品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能「補五臟,令人肥白悅澤,療目赤痛多淚」,以其血肉有情之性,助生津液、潤咽喉。
  • 白蜜:甘平,歸肺脾大腸經,功擅潤燥解毒、緩急止痛。《本草備要》稱其「和營衛、潤臟腑、通三焦、調脾胃」,能滋養喉嚨黏膜,緩解乾啞。
  • 梨汁:甘微酸涼,入肺胃經,《本草通玄》言其「生者清六腑之熱,熟者滋五臟之陰」,擅清熱生津、潤肺化痰,針對肺熱津傷之聲嘶。
  • 香椿芽汁(或淡香椿末):苦平,入肺胃經,具清熱燥濕、解毒之效。《食療本草》載香椿能「消炎止血」,推測其於方中或用以清解咽喉鬱熱,兼防陰柔藥滯膩。

2. 配伍邏輯

全方以滋陰潤肺為核心,佐以清熱利咽

  • 人乳+白蜜+梨汁:三者皆為甘潤之品,相互協同,直補肺腎之陰,潤澤咽喉乾枯。重湯(隔水蒸煮)炮製,使藥性温和,更利生津而不傷陽。
  • 香椿汁:為方中「反佐」之用,其性偏苦涼,可輕清上焦鬱熱,避免純用滋膩而礙脾胃,亦符合「肺喜潤惡燥,亦忌壅滯」之理。

3. 治療原理

  • 滋養肺腎:「久病及腎」,長期聲啞多由肺陰虧虛累及腎陰。人乳、白蜜等填補精血,梨汁生津,共奏金水相生之效。
  • 潤燥開音:通過滋潤咽喉局部,改善黏膜乾燥狀態,恢復聲門開合功能。
  • 清熱防變:香椿芽清解潛伏之熱,防陰虛火炎加重聲啞。

三、適用證型推論

此方適合肺腎陰虛兼輕微伏熱之聲啞,常見症狀如:

  • 咽喉乾癢灼熱,日久不癒
  • 聲音嘶啞、說話乏力
  • 舌紅少苔,脈細數

若屬外感風寒或痰濕壅盛之暴啞,則非本方所宜。

總結:嘹亮丸以柔潤為主,清潤並施,體現「燥者濡之」的治則,通過滋陰生津、局部濡養以復其音,符合傳統中醫對慢性失音的辨證思路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人乳4兩,白蜜4兩,梨汁4兩,香椿芽汁4兩(如無,用淡香椿為末)。
上藥共一處和勻,重湯煮熟。白滾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聲音嘶啞

相同名稱方劑


嘹亮丸, 出處:《回春》卷五。 組成:人乳4兩,白蜜4兩,梨汁4兩,香椿芽汁4兩(如無,用淡香椿爲末)。 主治:久失音,聲啞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