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瘴消痛散

除瘴消痛散

CHU ZHANG XIAO TONG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25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25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50%
脾經 50%
肝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除瘴消痛散」方劑中加入「紫金血藤」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解毒驅瘴:紫金血藤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化瘀止痛的功效。其可有效驅除瘴氣,預防因瘴氣侵襲而導致的疾病,如瘧疾、風濕等。

二、活血止痛:紫金血藤能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,可有效緩解因瘴氣侵襲導致的疼痛症狀。同時,其也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供血,加速傷口癒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「除瘴消痛散」主治「蛇頭疔及一切腹蛇瘴」,此為傳統中醫對特定癰疽瘡毒及瘴氣所致疾病的稱謂。

  1. 蛇頭疔

    • 屬中醫「疔瘡」範疇,特指生於手指末端(形似蛇頭)的急性化膿性感染,常伴紅腫劇痛、灼熱化膿,甚則腐骨傷筋。
    • 古籍《醫宗金鑒》載:「蛇頭疔生指頂端,初如麻癢焮熱疼,重則潰爛筋骨露。」病因多為火毒蘊結、外傷染邪。
  2. 腹蛇瘴

    • 「瘴」指山嵐瘴氣或濕熱毒邪侵襲,此處可能指蛇毒(如腹蛇咬傷)或濕熱毒瘴所引起的局部腫痛、潰爛等症。
    • 古代嶺南地區多稱毒蛇咬傷或熱毒瘡癰為「瘴」,治法以解毒消腫為主。

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

此方僅單用「紫金藤(開心草)」,內服外敷並施,其效用機理如下:

1. 紫金藤(開心草)藥性推論

  • 名稱考證

    • 「紫金藤」或稱「開心草」,需結合地方用藥習慣。或為衛矛科植物「昆明山海棠」(性味辛溫,有小毒,能祛風除濕、活血解毒),又可能指「大血藤」(活血通絡、解毒消癰)。
    • 另有一說為「華千金藤」(防己科,含千金藤素,可清熱解毒)。
  • 主效推論

    • 活血解毒:辛散温通之性,能行氣血、散瘀結,適用於疔瘡腫毒。
    • 消腫止痛:外敷直接作用患處,抑制局部炎症;內服酒送(酒行藥勢),增強活血透散之力。
    • 祛瘴避穢:古代瘴氣多與濕熱疫毒相關,紫金藤或具清熱燥濕、解毒辟穢之效。

2. 配伍與用法特點

  • 單方力專:僅用紫金藤,集中藥力攻毒消腫,符合傳統「疔毒宜峻藥速攻」的原則。
  • 酒服助效:酒性辛熱,可活血通絡、載藥上行,協同紫金藤增強散瘀解毒之力。
  • 外敷直達病所:藥渣敷患處,直接發揮局部消炎、拔毒生肌作用,內外合治加速病灶消退。

3. 治療原理總結

  • 清熱解毒,活血散結:針對火毒瘀滯的病機,疏通氣血以消腫止痛。
  • 內外合治,標本兼顧:內服袪除深層毒邪,外敷控制局部感染,契合中醫「既病防變」思維。

補充考據

若紫金藤確為「昆明山海棠」,則其現代研究顯示含雷公藤甲素等成分,具抗炎、免疫調節作用,但毒性需謹慎;若為「大血藤」,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瘡瘍常見病原菌有抑制作用。此方單捷而效專,反映古代簡驗廉便的用藥智慧。

傳統服藥法


紫金藤(又名開心草)。
上擂酒服。
以滓敷患處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除瘴消痛散, 出處:《準繩·瘍醫》卷三。 組成:紫金藤(又名開心草)。 主治:蛇頭疔及一切腹蛇瘴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