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治蛇消腫散中加入木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一、 行氣止痛: 木香味辛、苦,性溫,入脾、胃經,具有行氣止痛、健脾燥濕的功效。蛇傷常伴有疼痛、腫脹、瘀血等症狀,木香能疏通經絡,行氣活血,緩解疼痛,促進消腫。
二、 解毒消腫: 木香兼具解毒功效,可解蛇毒之毒性,並能促進傷口癒合,加速消腫。
中藥方劑「治蛇消腫散」中包含「紫金血藤」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:
- 解毒消腫: 紫金血藤性涼,味苦,歸心、肝經,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,可以有效化解蛇毒,減輕毒蛇咬傷後的腫脹疼痛。
- 活血止痛: 紫金血藤還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的作用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,緩解蛇毒侵入後的疼痛不適。
因此,紫金血藤在「治蛇消腫散」中起到解毒消腫、活血止痛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蛇毒咬傷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「治蛇消腫散」主治各類蛇傷及「蛇節疔、蛇腹疔、蛇頭疔、蛇背疔」等毒瘡,此處「疔」指局部紅腫熱痛、形小根深之毒瘡,因形態或發病部位類似蛇體部位而得名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瘡瘍多因蛇毒攻心或熱毒蘊結所致,需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治則。
組成藥物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
蛇頭抓:
藥名隱含「治蛇」之意,推測為地方性草藥,可能具強效解毒消腫之性,針對蛇毒熱邪直接中和。天瓜藤:
「天瓜」或指「天花粉」(栝樓根)之藤,清熱瀉火、散結消腫;若為其他地方名稱,亦可能屬藤類藥物,取其通絡散瘀之效,助毒邪外散。木蝨藥:
疑為驅蟲解毒之品,民間常用以殺蝨,推測其性辛烈,能殺蟲攻毒,外用內服皆可破解瘡毒。仙人薯:
或指「黃獨」(黃藥子)之類塊根,清熱涼血、解毒散結,針對熱毒瘡瘍;「薯」類多具黏滑特性,可能兼能護瘡生肌。土木香:
行氣止痛、祛濕解毒,古代用於瘴氣蟲毒,其芳香性可辟穢化濁,助他藥透邪外出。紫金藤:
即「雷公藤」或類似藤本,活血通絡、消腫止痛,尤其適合瘀毒互結之症,能深入經絡祛邪。大小青:
或為「大青葉」與「小青」(爵床科植物),清熱涼血、解毒利咽,針對熱毒熾盛引起的紅腫熱痛。
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- 解毒為核心:方中蛇頭抓、木蝨藥、仙人薯、大小青均具解毒之效,分別從清熱、散結、涼血等途徑化解蛇毒與疔瘡熱毒。
- 行氣活血輔助:土木香、紫金藤行氣活血,使氣血暢通,避免毒邪壅滯;藤類藥物(天瓜藤、紫金藤)更具通絡之性,引藥力達四肢末端。
- 內外兼治:擂酒溫服取其酒行藥勢,加強藥效周流全身;藥渣外敷直接作用患處,內外合攻,速消腫痛。
此方體現「以毒攻毒」「通絡消腫」之思路,符合古代對蛇傷及熱毒疔瘍的治療框架。
傳統服藥法
蛇頭抓、天瓜藤、木蝨藥、仙人薯、土木香、紫金藤、大小青。
上藥擂酒。
溫服,以滓敷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治蛇消腫散, 出處:《準繩·瘍醫》卷三。 組成:蛇頭抓、天瓜藤、木虱藥、仙人薯、土木香、紫金藤、大小青。 主治:蛇咬,及蛇節疔、蛇腹疔、蛇頭疔、蛇背疔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