壺公妙劑散

HU GONG MIAO JI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9

寒性指數

22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5%
大腸經 12%
腎經 12%
肺經 12%
胃經 12%
心經 12%
膀胱經 6%
脾經 6%
肝經
大腸經
腎經
肺經
胃經
心經
膀胱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12-17

方劑組成解釋

壺公妙劑散中加入穿山甲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1. 通經活絡:穿山甲性味辛、微寒,入肝、胃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下乳的功效。對於經絡不通、氣血瘀滯所致的乳汁不通、乳房腫痛等症狀,穿山甲能起到疏通經絡、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。

2. 消腫散結:穿山甲亦具有消腫散結之效,能有效化解乳房內部的腫塊,促進乳汁排泄。對於乳腺炎、乳癰等疾病,穿山甲能起到消炎止痛、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。

總之,穿山甲在壺公妙劑散中發揮著通經活絡、消腫散結的功效,對治療乳汁不通、乳房腫痛等乳腺疾病具有重要作用。

壺公妙劑散中包含葫蘆巴,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溫腎壯陽: 葫蘆巴性溫,味甘,入腎經,具有溫腎壯陽、補益精血之功效。壺公妙劑散主治腎虛陽痿、腰膝痠軟等症,而葫蘆巴的溫腎壯陽功效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。
  2. 助消化增進食慾: 葫蘆巴能促進胃液分泌,增進食慾,並能改善消化不良,促進腸胃蠕動,對於因腎虛導致的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。壺公妙劑散中加入葫蘆巴,可以起到補腎助消化的雙重作用。

壺公妙劑散中加入槐花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涼血止血:槐花性涼,味苦,歸肝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消腫的功效。其對於熱毒蘊結、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,如鼻衄、咯血、便血、尿血等,均有良好的療效。
  2. 疏散風熱:槐花亦有疏散風熱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、目赤腫痛等症。壺公妙劑散中可能加入槐花,一方面為清熱涼血止血,另一方面也兼顧了疏散風熱的功效,以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。

壺公妙劑散中加入牽牛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瀉下通便:牽牛子性寒,味苦,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。其所含的牽牛子苷能刺激腸道蠕動,促進排便,有助於清除腸道積滯,改善便祕症狀。壺公妙劑散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,脾胃不和,導致的腹痛、腹脹、便祕等症,牽牛子便能發揮其瀉下通便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材共同奏效。
  2. 消腫散結:牽牛子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散結作用,可用於治療痰溼凝聚所致的瘰癧、癭瘤等疾病。壺公妙劑散中可能也藉此功效,以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消散結塊,解除病痛的效果。

總之,牽牛子在壺公妙劑散中發揮着瀉下通便、消腫散結的作用,使其在治療溼熱蘊結、脾胃不和等症方面,能夠發揮更佳的療效。

壺公妙劑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其中包含當歸,這是因為當歸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和臨牀應用價值。當歸作為中藥典籍中的重要藥材,以其補血、調經、活血的特性廣受推崇,對於女性的身體健康尤為重要。它含有豐富的揮發油、多糖和多種微量元素,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新陳代謝。

在壺公妙劑散中,當歸的存在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,特別是針對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,如面色蒼白、心悸、月經不調等。此外,當歸還有助於緩解疼痛,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,能幫助患者改善因血虛導致的不適感。總的來說,當歸在壺公妙劑散中不僅是營養成分的補充者,更是整體方劑效能的升華者,使其能更有效地應對各類臨牀症狀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壺公妙劑散」,主治功效是一切諸毒、乳癰、便毒、筋骨疼痛,無論是新發的還是舊疾。

方劑組成:穿山甲、葫蘆巴、槐花、牽牛子、當歸。

穿山甲:破血消癥、活血化瘀、利水消腫、排膿、止血、止咳化痰、補氣、通乳、搜風通絡。

當歸: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止血、活血化瘀、止咳平喘。

槐花:清熱涼血、止血、清熱瀉火、疏肝解鬱。

牽牛子:瀉下、利水滲濕、驅蟲殺蟲。

葫蘆巴:消炎止痛、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、利濕化痰。

這些成分共同作用,可以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從而達到治療一切諸毒、乳癰、便毒、筋骨疼痛等疾病的目的。

總結:中藥方劑「壺公妙劑散」,組成複雜,但各味藥材功效顯著,相互配合,可以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從而達到治療一切諸毒、乳癰、便毒、筋骨疼痛等疾病的目的。

傳統服藥法


穿山甲(炒)、葫蘆巴、槐花、黑醜(頭末)、當歸各等分。
上為末。
每服5錢,用溫酒調成塊,挑入口內,溫酒送下,隨飲幾杯,以助藥力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、體弱者慎用。
  •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。
  • 服用本方期間,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相關疾病


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淋巴腺炎

相同名稱方劑


壺公妙劑散, 出處: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 組成:穿山甲(炒)、葫蘆巴、槐花、黑醜(頭末)、當歸各等分。 主治:一切諸毒,乳癰,便毒,筋骨疼痛不問新久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