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骨丹

虎骨丹

HU GU D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8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29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7%
肺經 17%
脾經 17%
心經 10%
膀胱經 10%
小腸經 6%
腎經 3%
膽經 3%
胃經 3%
肝經
肺經
脾經
心經
膀胱經
小腸經
腎經
膽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虎骨丹方劑中包含虎骨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傳統觀念: 傳統中醫認為虎骨具有強筋壯骨、祛風止痛等功效,尤其針對風濕痹痛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因此,虎骨被視為治療此類疾病的重要藥材,並被廣泛運用於各種中藥方劑,虎骨丹便是其中之一。
  2. 歷史沿革: 虎骨入藥的歷史悠久,早在古代典籍中就有相關記載。由於缺乏有效替代藥材,以及缺乏科學證據支持虎骨的療效,因此虎骨入藥的傳統觀念延續至今,並被部分人視為治療疾病的有效手段。

虎骨丹中含有鬼臼,主要源於其 強烈的鎮痛消炎功效 。鬼臼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莖具有 抗炎止痛、活血化瘀 的作用,對於 風濕骨痛、跌打損傷 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。

此外,虎骨丹中含有虎骨,其亦具有 強壯筋骨、舒筋活絡 的作用。鬼臼與虎骨相輔相成,共同發揮 消炎止痛、活血化瘀、強壯筋骨 的功效,對於 風濕骨痛、跌打損傷 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
虎骨丹方中加入龍膽草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一、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虎骨具有強壯筋骨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但其性燥熱,易於傷陰。龍膽草味苦性寒,能清熱解毒,瀉火除濕,且可輔助虎骨消腫止痛,平衡方劑的寒熱之性,避免藥性過於燥烈。

二、增強藥效,協同作用:龍膽草入肝膽經,有疏肝利膽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虎骨入肝腎經,可補肝腎、強筋骨。二者相配,可共同促進肝腎氣血運行,增強藥效,更有效地治療關節疼痛、筋骨損傷等疾病。

虎骨丹方劑中包含鬼箭羽,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祛風濕、止痛: 鬼箭羽性溫,具有祛風濕、止痛的功效,可緩解虎骨本身所具有的祛風濕、強筋骨之效,加強藥效。
  2. 活血化瘀: 鬼箭羽具活血化瘀作用,可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關節僵硬,與虎骨共同發揮消腫止痛的效果,提升治療效果。

因此,鬼箭羽的加入可與虎骨相輔相成,提升整體藥效,達到治療風濕痺痛等疾病的目的。

虎骨丹方中包含琥珀,主要原因如下:

1. 補腎壯骨:琥珀性味甘溫,入肝腎經,具有補腎壯骨、活血化瘀之功效。虎骨同樣具有壯筋骨、強筋健骨的功效,二者合用,可增強補腎壯骨之效,有助於治療腰膝酸軟、筋骨疼痛等症。

2. 緩解毒性: 虎骨性溫,若單用容易燥熱,琥珀性甘溫,可緩和虎骨的燥熱之性,避免藥性過於猛烈,減少毒副作用。

虎骨丹方劑中加入白膠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引經藥: 白膠香性溫,味辛,入肺、脾經,具有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虎骨主入肝腎,而白膠香能引藥力直達病所,助虎骨之力,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作用。
  2. 調和藥性: 虎骨性溫燥,若單獨使用,易傷陰耗氣。白膠香性溫和,與虎骨相配,能起到緩和藥性,防止藥物過於燥烈,避免損傷正氣的作用,使藥效更為平和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虎骨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小兒繼病為中醫古代病名,主要指小兒因母體病氣傳染,或先天稟賦不足所致的形體羸瘦、發育遲緩、易感外邪等症。此方以「虎骨」為主藥,取其壯骨驅風之效,搭配多味祛邪鎮驚之品,共奏補益肝腎、驅除病邪、安神定驚之效,適用於小兒因體虛或邪氣內侵導致的發育障礙、驚悸不安等症。
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君藥:虎骨頭(微炙)

    • 性味甘溫,入肝腎經,主強筋骨、祛風定痛
    • 小兒繼病多與肝腎不足相關,虎骨能補益精血,壯骨充髓,改善發育遲緩。
  2. 臣藥:鬼臼(去毛)、草龍膽

    • 鬼臼:辛苦平,有毒,能祛風痰、逐邪毒,古代用於小兒驚癇、風痰壅滯。
    • 草龍膽:苦寒瀉火,清肝膽濕熱,防止虎骨溫補過燥,兼治邪熱內擾之煩躁。
  3. 佐藥:鬼箭、琥珀

    • 鬼箭(衛矛):破血通經,散風邪,針對小兒風痰瘀阻經絡之證。
    • 琥珀:甘平鎮驚,安魂魄,利小便,助小兒心神安定,改善驚惕夜啼。
  4. 使藥:白膠香、乳香湯送服

    • 白膠香(楓香脂):活血解毒,協同鬼箭疏通氣血。
    • 乳香湯:加強行氣活血之效,引藥力深入經絡。

配伍特點與治療思路

此方以補虛祛邪並行為核心:

  • 補益肝腎(虎骨)與清瀉肝熱(草龍膽)同用,防止溫燥生火。
  • 驅風逐痰(鬼臼、鬼箭)配合鎮驚安神(琥珀),針對小兒易驚、痰瘀交阻之病機。
  • 煉蜜為丸,緩和藥性;黍米大之丸劑,適合小兒服用,體現「治小兒如治黍,不可過攻」的原則。

推測適用症狀
形瘦骨弱、筋脈拘急、夜啼驚悸,或伴低熱痰鳴,舌質偏紅、苔薄黃膩等虛實夾雜之證。


總結

虎骨丹通過補益肝腎奠基、祛風痰除邪、鎮驚安神定志三方協作,體現中醫「攻補兼施」之法,尤其適合先天不足或病後體弱之小兒。其組方邏輯嚴謹,藥性相互制約,展現古代兒科用藥的細膩考量。

傳統服藥法


虎骨頭(微炙)1分,鬼臼(去毛)1分,草龍膽1分,鬼箭1分,琥珀半兩,白膠香半兩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10粒,乳香湯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虎骨丹具有一定的毒性,不宜長期服用。服用虎骨丹期間,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虎骨丹, 出處:《幼幼新書》卷七引張渙方。 組成:虎骨頭(微炙)1分,鬼臼(去毛)1分,草龍膽1分,鬼箭1分,琥珀半兩,白膠香半兩。 主治:小兒繼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