醒睡散

醒睡散

XING SHUI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1

寒性指數

18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61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8%
膀胱經 19%
腎經 19%
肺經 14%
胃經 9%
脾經 4%
大腸經 4%
肝經
膀胱經
腎經
肺經
胃經
脾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醒睡散方中加入白僵蠶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通竅醒神: 白僵蠶性寒,味甘辛,入肝經,具備疏風解表、清熱鎮驚、化痰通竅之效。醒睡散主治痰迷心竅、神志昏迷、不省人事等症,白僵蠶有助於開竅醒神,改善患者神志不清的狀態。
  2. 祛風止痙: 白僵蠶具有祛風止痙的作用,能有效緩解因風邪入侵所致的抽搐、痙攣等症狀。醒睡散亦可用於治療風痰上擾、痰阻心竅所致的癲癇、抽搐等症,白僵蠶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祛風止痙的效果。

醒睡散中包含威靈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通絡止痛: 威靈仙性辛溫,具有通經活絡、祛風濕的功效。醒睡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、疼痛、屈伸不利等症狀。威靈仙可有效疏通經絡,緩解疼痛,改善肢體功能。
  2. 溫陽散寒: 威靈仙入肝腎經,具有溫陽散寒之效。醒睡散中常配伍其他溫陽散寒藥物,如附子、肉桂等,共同發揮溫煦陽氣,驅散寒邪的作用,從而改善患者怕冷、肢冷等症狀。

醒睡散中加入大戟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瀉火通竅: 大戟性寒,味苦,入心、肺、腎經,具有瀉火通竅之效。對於因心火亢盛、痰熱壅塞所致的昏迷、神志不清等症狀,能起到清熱瀉火、開竅醒神的作用。
  2. 引藥入腎: 大戟性峻,能引藥入腎,有助於其他藥材深入腎經,發揮藥效。醒睡散中其他藥材如石菖蒲、天麻等,也具有一定的開竅醒神功效,大戟的加入能增強其藥效,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醒睡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
此方劑主治「小兒諸病後多睡」,意指小兒於疾病恢復期出現異常嗜睡症狀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多睡可能與病後氣機不暢、痰濕內阻或風邪鬱閉有關,致使清陽不升、神識昏沉。方名「醒睡」即具開竅醒神之意,旨在調和氣機、祛邪通絡,使精神得復。

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:

  1. 白僵蠶(2錢)

    • 性味鹹辛平,歸肝、肺經,傳統用於祛風化痰、散結通絡。
    • 其熄風解痙之效可疏通經絡鬱滯,兼能化痰開竅,有助於解除病後風痰壅滯所致的嗜睡。
  2. 威靈仙(3錢)

    • 性味辛鹹溫,善走竄,能通十二經絡,具祛風除濕、消痰散積之功。
    • 此處用其辛散之性,推動氣血運行,破除病後氣血膠結或痰濕阻滯,助清陽上達頭面而醒神。
  3. 大戟(1錢)

    • 性味苦辛寒,有毒,歸肺、脾、腎經,為峻下逐水藥。
    • 本方取其少量,非為瀉下,而是借其「通利」之性,與他藥協力滌蕩體內伏留之痰濕濁邪,尤適於痰濕內阻之證。

配伍邏輯綜論:

  • 祛痰通絡為主:白僵蠶與威靈仙相配,一偏化痰開竅,一偏行氣通絡,共同化解痰濕風邪對神機的蒙蔽。
  • 佐以逐邪導滯:大戟少量佐入,增強滌痰逐濕之力,然因用量謹慎,避其峻猛而取其疏導之效。
  • 臘茶清調服:茶性涼而升清,可輔助醒神,並緩和藥性之辛燥。

此方針對「病後多睡」之標實(痰濕風鬱)而設,通過化痰、通絡、滌濁三者協同,使氣機宣通、神識清明,體現了「通則神醒」的治療思路。

傳統服藥法


白僵蠶2錢,威靈仙3錢,大戟1錢。
上為末。
每服半錢,臘茶清調下,二服便醒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醒睡散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四○○引危氏方。 組成:白僵蠶2錢,威靈仙3錢,大戟1錢。 主治:小兒諸病後多睡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