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秦皮洗眼方
QIN PI XI YAN FA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0
寒性指數
28
熱/寒比例
極寒 (0.04)複方歸經比例
肝經 33%
大腸經 33%
膽經 33%
肝經
大腸經
膽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秦皮洗眼方中包含秦皮,主要原因如下:
- 清熱解毒,消腫止癢:秦皮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癢的功效。對於眼部紅腫、癢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狀,秦皮能有效地清熱解毒,消炎止癢,緩解眼部不適。
- 收斂止癢,保護眼部:秦皮含有鞣質,具有收斂止癢的作用。對於眼部過敏、瘙癢等症狀,秦皮能有效地收斂止癢,保護眼部組織,防止感染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秦皮洗眼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「風毒衝目,虛熱赤痛」,指外感風熱或風毒邪氣上攻於目,導致目赤腫痛,兼有虛熱內擾之證。風性輕揚,易侵頭面,夾熱毒則灼傷血絡,發為紅腫熱痛;「虛熱」暗示病情反覆或體質偏虛,津液不足而燥熱內生。秦皮性寒,能清熱解毒,兼可收斂,針對風熱毒邪與虛火並存之病機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君藥秦皮:
- 性味苦澀寒,歸肝、膽、大腸經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載其「主風寒濕痹,洗洗寒氣,除熱,目中青翳白膜」,後世更強調其清肝明目之功。
- 方中秦皮「去粗皮」以減苦燥之性,獨取精華,尤善清泄肝膽鬱熱,涼血解毒;其收澀之性可防津液耗傷,適合虛熱夾毒之證。
- 現代研究顯示,秦皮含秦皮甲素、秦皮乙素等成分,具抗炎、抑菌作用,對結膜炎等眼疾有直接緩解效果。
漿水煎浸:
- 漿水性涼微酸(古代多以粟米發酵製成),能清熱解毒、收斂生津,助秦皮增強清熱之效,其酸性或可緩解黏膜充血。
- 「煎3-5沸」輕煮以存藥性,避免久煎破壞有效成分;「浸1宿」使藥液緩釋,充分萃取秦皮藥力,外用時藥性溫和而不刺激。
外洗給藥:
- 直接作用於眼部患處,清熱解毒之力直達病所,避免內服苦寒傷胃。頻洗(日2-3度)以持續抑制局部炎症,符合「治上焦如羽」的輕靈原則。
- 此法亦體現「通因通用」思路,以微寒藥液流動沖洗,既清熱又疏通目絡滯澀,改善氣血壅滯之腫痛。
總結:此方以秦皮為核心,結合漿水協同增效,通過外洗局部給藥,清泄風熱毒邪、斂虛火而護目,簡潔針對「風毒虛熱」之目赤痛證,體現中醫外治法「寓清於斂」的巧思。
傳統服藥法
秦皮(去粗皮,銼)2兩。
上以漿水1碗,煎3-5沸,浸1宿。去滓洗眼,日2-3度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秦皮洗眼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四。 組成:秦皮(去粗皮,銼)2兩。 主治:風毒衝目,虛熱赤痛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