栝樓粉

栝樓粉

GUA LOU FE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50%
肺經 50%
胃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栝樓粉方劑中包含天花粉,主要基於兩者的藥性互補與功效加乘:

  1. 性味相合:栝樓味甘性寒,天花粉味甘性寒,兩者皆屬寒涼藥性,性質相近,可互相協調,避免藥性過於偏寒,減輕副作用。
  2. 功效互補:栝樓擅長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,天花粉則擅長清熱生津、利水消腫,兩者結合,可更全面地發揮清熱解毒、潤燥止咳、利水消腫等功效,用於治療熱病煩渴、咳嗽痰多、水腫等病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栝樓粉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本方主治「消渴」,即古代對糖尿病或類似症狀的統稱,特徵為多飲、多食、多尿及體重減輕。栝樓粉以清熱生津、潤燥止渴為核心,針對消渴病機中的「津液耗傷」與「內熱燥結」發揮作用。

二、組成與製法邏輯

  1. 藥材基原與加工

    • 大栝樓根(天花粉):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乾燥根,性味甘苦寒,傳統歸肺、胃經。
    • 製法關鍵
      • 厚削皮至白處:去除外皮(可能含雜質或苦寒過甚之性),保留內部白色澱粉質部分,強調其生津潤燥之效。
      • 水浸五日並換水:長期浸泡可減低苦寒之性,避免傷胃,同時溶解部分水溶性成分,保留澱粉質。
      • 絹袋濾過:提取精細粉末,類似現代澱粉提取工藝,確保質地純淨。
  2. 服用方法

    • 方寸匕水送或製粉粥:直接服用粉末可快速吸收;加入粥或乳酪則兼顧養胃功效,適合長期調理,體現「甘寒益陰」的治療思路。

三、治療原理推論

  1. 生津潤燥
    天花粉富含澱粉及多醣類,能直接補充體液,緩解消渴之「口乾舌燥」。其黏液質可滋潤黏膜,改善上焦(肺胃)燥熱。

  2. 清熱瀉火
    栝樓根苦寒之性可清肺胃積熱,抑制因內熱導致的異常代謝(如古代所謂「胃火熾盛」之消穀善饑)。

  3. 養陰調中
    製成粉粥或乳酪食用,結合穀物或乳製品的滋養性質,既能緩和藥性,又可補益脾胃,符合中醫「治消渴需顧護中焦」的原則。

四、藥效延伸思考

  • 古代以物理加工提取澱粉,可能保留少量活性成分(如天花粉蛋白),現代研究顯示其具調節血糖潛力,但傳統應用主要以「補津液、潤燥結」為機理。
  • 本方側重「治標緩症」,若消渴屬氣陰兩虛或腎虧者,需搭配補氣固本之藥(如人參、麥冬),但原方未提及,反映其專注於肺胃燥熱的初期消渴。

綜上,栝樓粉通過精製天花粉的純淨澱粉質,以甘寒潤燥、清熱生津的直觀作用,符合古代對消渴「燥熱傷津」的病機認識,體現「藥簡力專」的療法特色。

傳統服藥法


大栝樓根。深掘大栝樓根,厚削皮至白處止,以寸切之,水浸一日一夜,易水經五日,取出爛搗碎研之,以絹袋濾之,如出粉法,乾之。
每服方寸匕,水送下,一日3-4次。亦可作粉粥,乳酪中食之,不限多少,取愈止。
(《簡易》引《桃溪方》,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二五)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栝樓粉, 出處:《千金》卷二十一。 組成:大栝樓根。 主治:消渴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