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玫瑰膏中加入玫瑰花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美容功效: 玫瑰花富含維生素C、E等抗氧化物質,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,淡化色斑,提升肌膚亮度,並具有舒緩肌膚、改善乾燥等功效,因此有助於改善面部肌膚狀況。
- 芳香療癒: 玫瑰花具有獨特的香氣,可以放鬆心情、緩解壓力,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,提升整體身心健康。在膏方中加入玫瑰花,除了美容功效,更能提升使用體驗,帶來身心靈的療癒效果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玫瑰膏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古載玫瑰膏主治「肝鬱吐血,月汛不調」,其作用核心在於疏肝解鬱、調和氣血。
- 肝鬱吐血:情志不遂致肝氣鬱結,鬱久化火,灼傷血絡,遂見吐血。玫瑰花性味甘微苦而溫,善行氣解鬱,和血散瘀,能平肝火而止溢血。
- 月汛不調:肝氣鬱滯易致氣血失和,沖任不調,引發經期紊亂。玫瑰調暢氣機,配合紅糖(專調經時使用)溫通血脈,增強活血化瘀之效,使經行復常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君藥:玫瑰花蕊
- 性味歸經:甘苦溫,入肝、脾經。
- 作用機制:
- 行氣解鬱:辛香走散,疏泄肝鬱氣滯,從本源調理情志致病。
- 和血散瘀:輕緩活血,促進血行而不峻猛,適用於血鬱輕症。
- 芳香醒脾:間接助脾胃運化,避免肝鬱犯脾之食欲不振。
輔佐:白冰糖/紅糖
- 白冰糖:甘涼潤燥,緩和玫瑰花溫性,兼能滋陰潤肺,適用於肝鬱化火傷陰或吐血後陰液耗損者。
- 紅糖(調經專用):甘溫入血分,補血溫經,與玫瑰協同增強活血調經之效,尤適血寒或瘀滯型月經不調。
配伍與製法深意
- 煎膏濃縮:取玫瑰花「濃汁」集中藥效,配合冰糖收膏,形成滋潤緩釋之劑,延長藥力作用時間,適宜慢性肝鬱及反覆經脈不暢者。
- 瓷瓶密藏:芳香成分易散失,密封保存維持藥性,古人對揮發性物質的實務經驗。
三、推理延伸功效
本方雖古用於肝鬱與經調,然其組方思路可延伸至:
- 氣滯輕症:如胸脅悶脹、噯氣不舒。
- 血瘀微候:面色晦暗、經行不暢有塊。
- 鬱火初起:煩躁口苦但未至實火熾盛者。
結論
玫瑰膏以芳香疏肝為本,佐糖類調和藥性,體現「輕靈疏解」的治法,契合肝鬱「條達為要」的特性,而製膏形式便於長期調理,符合情志病漸進緩圖之需。
傳統服藥法
玫瑰花蕊300朵(初開者,去心蒂)。
新汲水砂銚內煎取濃計,濾去滓,再煎白冰糖一斤收膏,瓷瓶密收,切勿泄氣。
早、晚開水沖服。如專調經,可用紅糖收膏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玫瑰膏, 出處:《飼鶴亭集方》。 組成:玫瑰花蕊300朵(初開者,去心蒂)。 主治:肝鬱吐血,月汛不調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