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兜散

麥兜散

MAI DOU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5

寒性指數

27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1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66%
腎經 33%
肝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在中藥方劑「麥兜散」中加入自然銅,主要是利用自然銅活血止痛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自然銅能夠活血止痛、消腫散結,對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阻絡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。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,能夠增強整體療效,適用於治療因跌打損傷或瘀血導致的相關症狀。

麥兜散方劑中包含土鱉蟲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活血化瘀:土鱉蟲性寒,味鹹,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土鱉蟲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化解瘀血,緩解疼痛。

二、補腎壯陽:土鱉蟲還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,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陽痿早洩等症狀。對於一些以腎虛為主要病因的疾病,麥兜散中加入土鱉蟲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
總而言之,土鱉蟲在麥兜散方劑中起著活血化瘀、補腎壯陽的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麥兜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「跌打傷骨」,屬接骨續筋之劑。古時用於外傷所致的骨折、骨碎,藉藥力促骨痂生成、整復錯位,以達「接骨」之效。其劑量嚴格控制,「不可多服,多則骨高起矣」,暗示藥性峻烈,過量恐致骨質異常增生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
  1. 半兩錢(煅,醋淬7次)

    • 古錢多含銅、錫等金屬,煅燒醋淬後轉為礦物藥,醋淬增其軟堅散結、活血化瘀之效,可能促進骨痂形成。
    • 醋製後降低毒性,並引藥入肝經(肝主筋),助疏泄瘀血。
  2. 自然銅(煅,醋淬7次)

    • 傳統接骨要藥,富含鐵、銅等元素,煅後質地疏鬆,醋淬增強其入血分、續筋骨之力。
    • 現代研究推測其或刺激成骨細胞活性,加速骨折癒合。
  3. 地鱉蟲(焙乾)

    • 蟲類藥性善走竄,破血逐瘀,通絡止痛,直接針對瘀血阻滯。
    • 「焙乾」去其寒性,專攻活血而不傷陽,助前二藥協同化瘀接骨。

全方配伍邏輯

  • 礦蟲並用,動靜相兼:半兩錢、自然銅屬「靜藥」,沉著固骨;地鱅蟲為「動藥」,破瘀通絡,動靜結合促氣血流通,骨縫得續。
  • 醋淬增效:醋引藥入肝經血分,增強散瘀之效,同時緩解金屬藥燥烈之性。
  • 酒調送服:酒行藥勢,助藥力直達病所,加速瘀散新生。

治療原理
此方以「破瘀—接骨—生新」為核心:

  1. 先以地鱉蟲破開局瘀血,暢通經絡;
  2. 再以半兩錢、自然銅礦物之質沉著修復,提供骨癒所需物質基礎;
  3. 三者協同,既消局部腫痛,又促進骨質再生,契合中醫「祛瘀生新」之理。

總括而言,麥兜散體現古代傷科「以形補形」「重濁續骨」的用藥思維,結合蟲類通絡與礦物堅骨之長,結構簡峻而效專力猛。

傳統服藥法


半兩錢(煅,醋淬7次)、自然銅(煅,醋淬7次)、地鱉蟲(焙乾)各等分。
接骨。
每服1分,酒調下。
不可多服,多則骨高起矣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麥兜散, 出處:《準繩·瘍醫》卷六。 組成:半兩錢(煅,醋淬7次)、自然銅(煅,醋淬7次)、地鱉蟲(焙乾)各等分。 主治:接骨。主治:跌打傷骨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