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散

半夜散

BAN YE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57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2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100%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半夜散中包含土鱉蟲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補腎壯陽: 土鱉蟲性溫,味鹹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陽、活血化瘀之功效。半夜散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、腰膝酸軟等症,而土鱉蟲的補腎壯陽功效能提升藥效。

二、活血止痛: 土鱉蟲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半夜散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,如川芎、當歸等,共同發揮活血止痛的作用,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疼痛等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半夜散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「風癩」。風癞在古代中醫典籍中多指皮膚疾患,表現為皮膚粗糙、乾燥、脫屑,甚至出現斑塊、瘡痂或瘙癢難忍的症狀,類似現代醫學的頑固性皮膚病(如牛皮癬、慢性濕疹或麻風等)。此類病症多因風邪、濕毒滯留肌膚,或氣血瘀阻所致。


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推論

  1. 未生毛小鼠(焙黃研細)

    • 小鼠在中醫外用方中罕見,但此處取其「風乾焙黃」後的使用,可能借其「血肉有情之品」的屬性,具有「祛風解毒」或「活血化瘀」之效。風乾後焙黃的過程,可能強化其燥濕收斂作用,針對風癩的滲出或潰爛。
  2. 土鱉蟲(灰)

    • 土鱉蟲性寒味鹹,傳統用於破血逐瘀、通絡止痛。此處煅灰外用,可能取其「蟲類走竄」之性,幫助搜剔皮膚深層風濕毒邪,並通过灰分的收斂性促進瘡面癒合。
  3. 鑽糞蟲(灰)

    • 鑽糞蟲(即蜣螂)常被用於攻毒散結,其灰燼可能具備「以毒攻毒」之效,尤其針對頑固性皮膚癬瘡。灰燼的燥濕特性亦能緩解風癩的濕癢。
  4. 白佔(即白蠟)

    • 白蠟性甘微溫,能生肌潤燥、止血定痛。在此方中可能作為基質,調和其他藥物的刺激性的同時,滋潤乾裂皮膚,促進瘡痂脫落。

方劑邏輯推論

此方的組成側重「蟲類藥」與「灰燼」的應用,推測其治療原理為:

  • 祛風解毒:通過蟲類藥(土鱉蟲、鑽糞蟲)的走竄特性,搜剔滯留於肌腠的風濕毒邪。
  • 燥濕斂瘡:灰燼的燥性與白蠟的潤性相配,既乾濕並治,又減少滲出,促進結痂。
  • 活血生肌:小鼠與土鱉蟲可能協同活化局部氣血,改善皮膚營養狀態。

整體而言,半夜散可能針對「風毒夾瘀」型的皮膚頑疾,通過外敷直接作用患處,達到祛風、殺蟲、生肌的效果。其灰燼與蟲類藥的組合,反映了古代對「以毒攻毒」及「血肉療瘡」經驗的運用。

傳統服藥法


未生毛小鼠(搗爛,搭在壁上風乾,焙黃香,研細)5錢, 土鱉蟲(灰)5錢, 鑽糞蟲(灰)5錢, 白佔5錢。
摻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痲風 [漢生氏病]

相同名稱方劑


半夜散, 出處:《解圍元薮》卷四。 組成:未生毛小鼠(搗爛,搭在壁上風乾,焙黃香,研細)5錢,土鱉蟲(灰)5錢,鑽糞蟲(灰)5錢,白占5錢。 主治:風癩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