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骨六一散

接骨六一散

JIE GU LIU YI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外傷科學》

熱性指數

13

寒性指數

19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6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66%
腎經 33%
肝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接骨六一散中加入五加皮,主要基於其補益筋骨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
五加皮性溫,味辛甘,入肝、腎經,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之效,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,對於骨折、跌打損傷、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此外,五加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
因此,接骨六一散中加入五加皮,能夠協同其他藥材,發揮補益筋骨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促進骨折癒合,緩解疼痛,提高治療效果。

接骨六一散中包含土鱉蟲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土鱉蟲性味甘鹹寒,入肝經,具有破血逐瘀、消腫定痛之效。其富含豐富的蛋白質、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,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
臨牀應用上,土鱉蟲常用於骨折、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配合其他藥材,可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。因此,接骨六一散中加入土鱉蟲,旨在促進骨骼癒合,緩解疼痛,加速傷口恢復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[接骨六一散] 主治「骨折中、後期」,其功效為「接骨、活血、止痛」。此方為外用散劑,通過蜜調敷於患處,針對骨折後期骨痂形成階段,促進癒合、改善局部氣血瘀滯及疼痛。

古代傷科理論認為,骨折中後期雖骨已初步連接,但瘀血未盡、筋絡未暢,需以活血續骨為要。此方以簡潔組方,外敷直達病所,兼顧「動靜結合」——既活血散瘀,又強壯筋骨,符合「瘀去新生」的治療原則。


組成邏輯與功效推理

1. 五加皮(6份)——補肝腎,強筋骨

  • 五加皮性溫,歸肝、腎經,古代文獻稱其「堅筋骨、益氣力」,為傷科續骨要藥。
  • 現代研究顯示,其含皁苷類成分可促進骨痂形成,加速骨折癒合。於方中為君藥,主導「接骨」作用,提供骨折修復所需物質基礎。

2. 土鱉(1份)——破瘀血,續筋接骨

  • 土鱉(土鱉蟲)性寒,擅破血逐瘀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治折傷瘀血」,為傷科活血通絡常用蟲藥。
  • 其蛋白酶成分可溶解纖維蛋白,改善局部微循環,消除瘀血腫痛。於方中為臣藥,助五加皮活血以促骨合,體現「瘀不去則骨不生」之理。

3. 蜂蜜調敷——緩和藥性,黏合固定

  • 蜂蜜性平,具黏合與緩釋作用,能使藥粉附著患處,延長藥效;另能潤燥解毒,防外用藥物刺激皮膚。

治療原理總括

此方以 「六補一攻」 比例配伍:

  • 五加皮為主(6份),補肝腎、強筋骨,奠定修復基礎;
  • 土鱉為輔(1份),破瘀通絡,解決氣血阻滯問題。
    兩藥一靜一動,補瀉兼施,符合「續骨需先活絡」的傷科思路。蜜調外敷更直接作用於患處,促使藥物滲透,加速骨折癒合。

全方簡而專,體現古代傷科「用藥精當、外治為先」的特色,尤其適合骨折後期瘀血漸消、需促進骨痂生長的階段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五加皮6份,土鱉1份。
接骨、活血、止痛。
上為細末。
蜜調外敷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接骨六一散, 出處:《外傷科學》。 組成:五加皮6份,土鱉1份。 主治:接骨、活血、止痛。主治:骨折中、後期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