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神仙接骨丹中包含自然銅,主要原因有二:
一、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:自然銅性寒,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骨折、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腫痛,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緩解疼痛。
二、促進骨骼癒合:自然銅含有多種微量元素,如銅、鐵等,這些元素對於骨骼生長和癒合至關重要。自然銅能促進骨細胞增殖,加速骨痂形成,有助於骨折的快速癒合。
因此,神仙接骨丹中加入自然銅,可以起到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以及促進骨骼癒合的功效,有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[神仙接骨丹]主治功效分析
綜合古籍文獻分析:
《類編朱氏集驗醫方》 記載,「神仙接骨丹」主要成分包含黃丹、密陀僧、自然銅、辰砂、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黃蠟、白礬、臘月豬脂等。其製法繁複,需經熔脂、煉藥、攪勻等工序,最終製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。服用方法為「一切折傷,不問內外輕重,雖已無氣,但心頭尚暖者,分一彈作十五丸,熱蔥酒吞」。由此可知,此方主治各種跌打損傷造成的骨折,不論傷勢輕重,甚至在患者情況危急時,只要心頭尚暖,皆可使用。該方還提到若未見效,可加川牛膝、紅花、蘇木等活血化瘀之藥。
《魯府禁方》 中,「神仙接骨丹」亦被用於治療「跌打傷損,皮爛骨折,疼痛不可忍,十分危急」之症狀,並強調此方為仙傳秘方。此外,該書還提到,可將小兒胎骨火燒醋淬後磨粉使用。同時,此書提及外用配合的藥末,包含小川芎、白芷、升麻、當歸、蔓荊子、茯苓等,並搭配黃荊子,再以老酒調服,亦可見其強調內外兼治之法。
治療原理分析:
根據古籍所述及藥物組成,可分析「神仙接骨丹」之治療原理如下:
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:
- 自然銅 為此方主藥,其主要功效為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。骨折後常有瘀血阻滯、氣血不暢,導致疼痛腫脹,自然銅可疏通經絡,促進血液循環,散瘀消腫。
- 血竭、乳香、沒藥 皆具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血竭能化瘀止痛,乳香、沒藥可活血行氣,散結止痛,三藥合用,增強活血化瘀之力。
- 黃丹 為鉛化合物,可收濕斂瘡、生肌止痛,對傷口癒合有輔助作用。
- 川牛膝、紅花、蘇木 (《類編朱氏集驗醫方》加藥):這三味藥均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之效,可以加強方劑的活血化瘀作用。
接骨續筋、促進癒合:
- 臘月豬脂 為動物油脂,具有潤燥、滋養之效,可潤滑筋骨,並有助於藥物吸收。
- 黃蠟 具有固澀生肌之效,可促進傷口癒合。
- 胎骨 (《魯府禁方》):將小兒胎骨經火燒醋淬後研磨成粉,可有效促進骨骼再生及癒合。
扶正祛邪、調和氣血:
- 黃?(根據現代組成分分析):雖古方中未明確列出,但根據現代組成分的分析,黃?可補氣固表,提高免疫力,有助於機體修復。
- 小川芎、白芷、升麻、當歸、蔓荊子、茯苓 (《魯府禁方》):這幾味藥均有活血理氣、疏通經絡、祛風濕等功效,有助於調和氣血,改善跌打損傷後的各種不適症狀。
總結:
「神仙接骨丹」之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,同時兼顧接骨續筋、促進癒合。方中多味藥物協同作用,使骨折瘀血得以消散,氣血運行順暢,達到止痛、消腫、促進骨骼癒合之目的。加之內服外用藥粉之配合,更顯其內外兼治之全面性,故可有效治療跌打損傷,皮爛骨折,疼痛難忍等危急重症。
傳統服藥法
黃丹(飛過)4兩,密陀僧4兩,自然銅4兩,辰砂1兩,血竭1兩,乳香1兩,沒藥1兩,黃蠟13兩,白礬(飛過)13兩,臘月豬脂13兩。上用新鍋子先下脂溶,濾去筋膜,次下蠟,成油,去鍋於冷處,再下密陀僧、黃丹,自然銅末,以慢火煎至滴水不散,便出鍋於冷處;下諸藥,用柳木篦子攪勻,入瓷器中,再不住手攪至凝為丸,如彈子大,候極冷收入通油新瓷盒內,永不敗壞。
每服1彈,作15丸,熱蔥酒吞下;如已絕不能吞,即以熱蔥酒磨灌,但下喉即自省人識痛,病人痛亦定,仍取10丸,入少油火炙軟,攤於帛上,貼痛傷處;如傷損處大,用2丸以上。此藥不沾粘肉,
(《普濟方》卷三一五)。方中辰砂、血竭、乳香用量原缺,據《普濟方》補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神仙接骨丹, 出處:《瘍科選粹》卷八。 組成:自然銅(燒紅醋淬7次)、古塚銅錢(火煅醋淬)各等分。 主治:跌傷骨折。
神仙接骨丹, 出處: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三。 組成:黃丹(飛過)4兩,密陀僧4兩,自然銅4兩,辰砂1兩,血竭1兩,乳香1兩,沒藥1兩,黃蠟13兩,白礬(飛過)13兩,臘月豬脂13兩。 主治:一切折傷,不問內外輕重,雖已無氣,但心頭尚暖者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