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固經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因脾腎虧虛而引起的腹瀉及經期不調等症狀。在其組成中,大薊則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藥材。大薊,性寒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常被應用於處理各類出血症狀。其含有的成分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並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,對於由於脾虛導致的經血不調具有顯著的療效。
在固經散中,大薊的加入,能夠調和脾腎的功能,幫助固澀腸道,減少腹瀉帶來的不適感。同時,輔助作用於改善月經不調的情況,從而達到固經止瀉的效果。由於大薊的特性能夠中和方劑中其他成分的過強或過弱,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加平衡,提升臨牀效用。總之,大薊的存在使固經散成為針對脾虛及經期不調的有效方劑,能充分發揮其綜合調理的作用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固經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本方主治「婦人血崩」,即女性非經期或經期大量失血之症。古代醫家認為血崩多因衝任不調、氣虛不攝或血熱妄行所致,而此方以外治法(鼻吸藥末)結合內服金沸草散,旨在收澀止血、調和氣血。
組成與藥物特性解析
夜明螺(蜒蜉螺殼)
- 性味歸經:鹹寒,入肝、腎經。
- 傳統功效:煅後存性,具收澀止血之效,螺殼質重能鎮降,兼具清熱作用。
- 推論:血崩因熱迫血行時,此藥可清熱固澀;其煅後炭性亦能吸附止血。
降真香
- 性味歸經:辛溫,入肝、脾經。
- 傳統功效:行氣化瘀、止血定痛,古籍載其「止血而不留瘀」。
- 推論:配合夜明螺,既能止血,又可防過度收澀導致瘀滯,調節氣血運行。
腦、麝(龍腦、麝香)
- 性味歸經:辛香走竄,通行十二經。
- 傳統功效:開竅醒神、活血散結。
- 推論:少量用於鼻吸,藉其芳香升散之性,上達巔頂,醒腦開竅,或能調節神明而間接穩定衝任氣血。
治療原理與組方邏輯
- 止血與行氣並用:夜明螺收澀止血,降真香行氣防瘀,體現「止中有行」之配伍,避免留瘀之弊。
- 鼻吸給藥的機理:
- 肺開竅於鼻,鼻吸藥末或能通過肺氣宣降間接影響衝任二脈(肺朝百脈)。
- 芳香藥性(腦、麝)上達,可能通過刺激嗅覺神經調節中樞氣機,古人認為此法可「提氣攝血」。
- 內外合治的協同:鼻吸固經散治標止血,內服金沸草散(化痰止咳、降氣和胃)或從中焦調理,以培補氣血生化之源。
總結
固經散以「收澀—行氣—開竅」三層次設計,針對血崩標急之證,透過外治與內服並用,反映古代醫家對氣血關係的深刻理解,尤其注重止血同時調暢氣機,避免單一固澀的局限性。
傳統服藥法
夜明螺(亦名蜒蜉,螺殼大扁者,火煅存性,研細末)2錢,降真末半錢。
上藥同和,臨用時入腦、麝各少許,以紙捻點藥入鼻。每次用紙捻1條,每日3次。間服金沸草散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固經散, 出處:《魯府禁方》卷三。 組成:大薊根不拘多少(燒灰存性)。 主治:婦人血崩。
固經散, 出處: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 組成:夜明螺(亦名蜒蜉,螺殼大扁者,火煅存性,研細末)2錢,降真末半錢。 主治:鼻涕膿血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