旬效散

旬效散

XUN XIAO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8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8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0%
肝經 20%
膽經 20%
胃經 10%
腎經 10%
心經 10%
心包經 10%
肺經
肝經
膽經
胃經
腎經
心經
心包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旬效散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方劑,其組成中的川芎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臨牀。川芎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功效,特別適合用於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各類疼痛。在旬效散中,川芎的加入旨在促進血液流通,改善微循環,進而提升整體療效。隨著現代醫學對於血液循環系統的認識逐步加深,川芎的成分也得到了科學研究的支持。

川芎還有助於調和其他藥材的效果,使整個方劑的作用更加協調。在應對如經痛、頭痛等症狀時,川芎的使用更顯其重要性。此外,川芎的芳香氣味亦能舒緩情緒,對於壓力造成的身體不適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因此,在旬效散的方劑中,川芎無疑是不可或缺的成分,成為了實現整體療效的重要保障。通過這種調配方式,旬效散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,為患者帶來更佳的健康體驗。

旬效散中加入石斛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滋陰潤燥: 石斛性微寒,味甘,入胃、腎經,具有滋陰生津、清熱除煩的功效。對於燥熱傷陰、口乾舌燥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石斛能有效緩解。
  2. 益胃生津: 石斛能增強胃腸功能,促進消化液分泌,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因此,旬效散中加入石斛,可以起到滋陰潤燥、益胃生津的作用,對於治療相關病症有較好的輔助功效。

旬效散中加入木賊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1. 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: 木賊性寒,味甘,歸肺、肝經。其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之功效,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,促進體內毒素排出,並減輕水腫。

2. 收斂止血,生肌止癢: 木賊富含矽酸,具有收斂止血、生肌止癢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症,如濕疹、蕁麻疹等,可起到消炎止癢、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。

因此,旬效散中加入木賊,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、收斂止血等功效,配合其他藥材,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《旬效散》方劑分析
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主「眼倒睫拳毛」,即睫毛倒生刺睛之症。古稱「拳毛倒睫」,多因風熱壅眼、脾虛夾濕,或椒瘡(沙眼)後期眼皮拘急內翻所致。患者常覺流淚刺痛、睛紅羞明,嚴重者角膜受損致翳。此方以外用吹鼻法施治,藉鼻腔經絡上通於目,使藥力間接達病所。


二、組成藥物與邏輯推理

  1. 雀腦(2錢)

    • 性味甘溫,入腎經。古方多用於「通竅活血」,如《食療本草》載其治「耳目不利」。
    • 動物腦髓類藥多含脂質與活性物質,可能刺激鼻黏膜促氣血上湧,間接舒緩眼周經絡滯澀。
  2. 川芎(2錢)

    • 辛溫,歸肝膽心包經,為血中氣藥,擅「上行頭目,破宿生新」(《本草綱目》)。
    • 改善頭面氣血循環,疏解風邪鬱滯,助緩解眼瞼拘急。
  3. 金釵石斛(2錢)

    • 甘微寒,歸胃腎經,養陰清熱。
    • 古謂「強陰益精,輕身延年」(《神農本草經》),此處或取其滋潤眼目、緩解睛紅燥痛之功。
  4. 木賊(去節,2錢)

    • 甘苦平,入肺肝膽經,善「散火鬱,消目翳」(《本草備要》)。
    • 主治「積塊風熱,暴赤腫痛」,可能通過清肝肺風熱,間接調和眼瞼氣血。
  5. 人蛔蟲(略陰乾)

    • 蛔蟲古稱「長蟲」,性味苦寒,《本草拾遺》載「治目瞖」。
    • 民間術法或取其異物刺激之性,引邪外出(如《普濟方》有用蟲類吹鼻治目疾記載)。

三、治療原理推論

  1. 「肺鼻通目」理論

    • 鼻為肺竅,肺氣通於目(《靈樞·脈度》)。吹鼻法經「肺—鼻—目」通路,使藥力由氣道間接達病所。
  2. 氣血調和為本

    • 方中川芎活血、雀腦通竅,共疏頭面氣滯;木賊散風熱、石斛養陰,標本兼顧;蛔蟲或取其「蟲類走竄」之性,破結導滯。
  3. 外治與「瞑眩」效應

    • 吹鼻後黏膜受刺激,可能引發流淚、打噴嚏等反應,藉此鬆弛眼瞼攣急,或為「激通經絡」之古法。

四、可能適用機轉

從「風熱瘀滯」病機切入:倒睫因眼皮內翻,多伴風熱紅腫。此方以川芎、木賊祛風活血,雀腦、蛔蟲通竅破結,石斛潤燥,或可緩解局部氣血壅塞,間接調整睫毛方向。然須結合針刺、手術等法根治病源。

傳統服藥法


雀腦2錢,川芎2錢,金釵石斛(淨)2錢,木賊(去節)2錢,人蛔蟲(略陰乾)。
上為細末。
用葦管吹入左右鼻中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1.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不宜服用。
  2. 對本方劑過敏者禁用。
  3. 本方劑有一定的副作用,如出現不良反應,應立即停藥並就醫。

相關疾病


蛔蟲病

相同名稱方劑


旬效散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八十四引《德生堂方》。 組成:雀腦2錢,川芎2錢,金钗2錢,石斛2錢(淨),木賊(去節)2錢,人蛔蟲(略陰乾)。 主治:眼倒睫拳毛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