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雷丸

輕雷丸

QING LEI W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3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8)

複方歸經比例

小腸經 14%
心經 14%
肝經 14%
大腸經 14%
肺經 14%
脾經 14%
胃經 14%
小腸經
心經
肝經
大腸經
肺經
脾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中藥方劑[輕雷丸]的組成中包含雷丸,主要是因為雷丸具有強效的驅蟲作用。雷丸能夠有效排除體內寄生蟲,對於由寄生蟲引起的不適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。其成分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驅蟲效果,提升整體療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輕雷丸」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「輕雷丸」主治「人面瘡」。此症記載於古代醫籍,描述為患處皮膚潰瘍、形狀如人面,或伴隨疼痛、滲液,多屬外科瘡瘍範疇,可能與現代醫學的慢性潰瘍、黴菌感染,或頑固性皮膚病變相關。古人認為其病機為「濕毒蘊結」或「風濕熱邪膠著」,需以殺蟲解毒、燥濕斂瘡為治法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雷丸(3錢)

    • 雷丸為多孔菌科真菌,性寒味苦,傳統用於殺蟲消積,如絛蟲、鉤蟲感染。其成分含蛋白酶,能分解蟲體蛋白,亦具抗菌作用。外敷可解毒消腫,針對「人面瘡」之濕毒病機。
  2. 輕粉(1錢)

    • 輕粉為氯化亞汞(Hg₂Cl₂),辛寒有毒,古代外用治瘡瘍潰爛、疥癬濕疹,具強力殺蟲止癢、攻毒斂瘡之效。其能抑制細菌與寄生蟲,促使瘡面乾燥結痂。
  3. 白茯苓末(1錢)

    • 茯苓甘淡平,健脾滲濕,外敷可助雷丸、輕粉祛濕毒,並緩和二者峻烈之性,避免過度刺激患處。茯苓多糖亦有抗炎作用,促進組織修復。

三、配伍邏輯與可能功效
此方以「殺蟲解毒」為主軸,結合「燥濕收斂」:

  • 雷丸+輕粉:增強殺蟲攻毒之力,針對瘡瘍可能合併的寄生蟲或微生物感染。
  • 輕粉+茯苓:一攻一調,輕粉祛邪,茯苓護正,減少毒性蓄積,兼顧癒後皮膚修復。

全方推測能抑菌、抗寄生蟲、減少滲液,使瘡面逐漸收斂癒合。其作用機制或與抑制病原體、調節局部免疫反應相關,符合古人「祛腐生新」的治療思路。

四、總結
「輕雷丸」為外治專方,針對「人面瘡」濕毒膠結之證,體現古代「以毒攻毒」的用藥思維,結合殺蟲、燥濕、健脾三法,標本兼顧。然其組成含汞劑(輕粉),現代應用需進一步科學驗證安全性與適應症。

傳統服藥法


雷丸3錢。上為細末,加入輕粉一錢、白茯苓末一錢調勻。
敷上即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輕雷丸, 出處:《石室秘錄》卷四。 組成:雷丸3錢。 主治:人面瘡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