坎炁丹

坎炁丹

KAN QI D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古方選注》卷下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1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15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2%
脾經 22%
肺經 22%
心經 11%
肝經 11%
胃經 11%
腎經
脾經
肺經
心經
肝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坎炁丹方中含有「人乳汁」,其主要原因在於人乳汁的藥性與功效。

首先,人乳汁性味甘平,入肺、脾經,具有滋陰潤燥、清熱解毒之效。其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成分,能補益氣血、增強體質。

其次,人乳汁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體,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,抵抗外邪侵襲。對於一些因氣血虛弱、脾胃不健所致的疾病,如咳嗽、氣喘、腹瀉等,人乳汁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因此,坎炁丹方中加入人乳汁,意在利用其滋陰潤燥、補益氣血的功效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坎炁丹中加入砂仁,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:

  1. 理氣和胃:砂仁味辛性溫,能行氣消脹,溫脾胃,有助於緩解因氣滯引起的胃脘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坎炁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氣滯濕阻所致的病症,砂仁的理氣和胃作用,可輔助其他藥材,促進脾胃運化,增強藥效。
  2. 溫中止嘔:砂仁亦具溫中止嘔之效,對於因脾胃虛寒、寒邪犯胃導致的嘔吐,有止嘔的效果。坎炁丹中常加入其他止嘔藥物,砂仁的溫中止嘔作用,可加強止嘔效果,使療效更顯著。

坎炁丹方中加入人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一、 補氣固本:人參性溫味甘,入脾、肺、心經,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復脈、生津止渴之功效。坎炁丹多用於虛損氣弱、陽氣不足等症,而人參可以補益元氣,固本培元,增強機體抵抗力,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。

二、 調和藥性:坎炁丹中可能包含一些寒涼藥物,以達到清熱解毒、滋陰降火的效果。人參性溫,可調和藥性,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傷陽,使藥效更平緩、更安全。

坎炁丹方劑中加入枸杞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補腎益精:枸杞子性平味甘,歸腎經,具有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的功效。坎炁丹以補腎填精為主要功效,故以枸杞子補益腎精,增強其作用。

二、養陰生津:枸杞子亦有養陰生津之效,可緩解因腎陰不足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症狀。坎炁丹可能兼具養陰功效,故以枸杞子輔助,提高整體療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坎炁丹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坎炁丹主治「少陰男人,耳薄鼻尖,毛悴精寒,難以種子」,意指先天腎陽虧虛(少陰腎經不足)的男性,因精氣虧耗所致形體衰弱(耳廓薄小、鼻尖無肉)、毛髮枯槁、精液稀冷而不育。此方亦針對「陰陽兩虛,精神氣血皆傷」之虛危重症,屬補益固本之方,通過填精溫陽、益氣養血,調和陰陽以扶正祛邪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核心藥物解析

    • 坎炁(臍帶)
      味甘鹹性溫,主入腎經,《本草拾遺》載其「益氣補精」,古人視為先天精氣所繫,尤重男性臍帶(「男者良」),用以溫補腎陽、固攝精氣,為方中君藥。
    • 人乳粉
      甘潤補陰,《名醫別錄》言其「補五臟、令人肥白」,與坎炁一陰一陽相配,既滋腎精又可制坎炁之溫燥,輔助调和陰陽。
    • 熟地(酒製)
      以砂仁、陳酒炮製後減其滋膩,專於滋腎填精,與人參(益元氣)、枸杞(補肝腎)共奏「精氣互化」之效,助坎炁培補先天。
  2. 配伍邏輯

    • 陰陽雙補結構
      坎炁(陽)配人乳粉(陰)為根基,熟地(陰血)佐砂仁(行氣醒脾)防滯,人參(氣)協枸杞(精)促成「氣生精、精化氣」之循環,符合「陰中求陽、陽中求陰」之旨。
    • 製法深意
      酒釀、白蜜為丸,酒性溫通助藥力行散,蜜潤緩和以固護脾胃,使全方補而不滯,峻補無傷正之虞。

三、推論功效與原理
此方以先天之物(臍帶、人乳)補先天之虧,結合後天脾胃調理(砂仁、酒製熟地),針對「精寒不育」之機理:

  • 溫腎填精:坎炁直接激發腎陽,推動精液生成與溫煦;熟地、枸杞滋養精血,改善精子質量。
  • 益氣固本:人參大補元氣,助精氣化生,解決「氣血精神皆傷」之虛損連鎖。
    全方體現「從先天論治不育」與「精氣血同調」的傳統思維,適於元陽虛衰兼精血不足之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坎炁24兩(男者良),人乳粉2兩4錢,熟地8兩(砂仁1兩5錢,陳煮酒8兩制,久曬者良),人參2兩,枸杞子4兩。
上法制,烘燥,入磨為末,用酒釀四兩,白蜜四兩同煉為丸。
每服5錢,清米飲湯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孕婦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坎炁丹, 出處:《古方選注》卷下。 組成:坎炁24兩(男者良),人乳粉2兩4錢,熟地8兩(砂仁1兩5錢,陳煮酒8兩制,久曬者良),人參2兩,枸杞子4兩。 主治:少陰男人,耳薄鼻尖,毛悴精寒,難以種子。陰陽兩虛,精神氣血皆傷,虛危之疾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