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方十灰散

復方十灰散

FU FANG SHI HUI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2

寒性指數

6

熱/寒比例

(3.6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9%
腎經 29%
心經 12%
肺經 12%
脾經 12%
胃經 4%
肝經
腎經
心經
肺經
脾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復方十灰散中加入黨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氣健脾: 黨參性平味甘,入脾肺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益胃的功效。十灰散本身以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為主,但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弱,而黨參能補益脾胃,有助於維持患者的正氣,避免藥物對脾胃的損傷。
  2. 扶正祛邪: 中醫理論認為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幹。十灰散以清熱解毒爲主,但單純的清熱解毒可能會導致身體正氣不足,抵抗力下降。黨參的補氣作用,能增強人體的正氣,有助於抵抗外邪,增強治療效果。

復方十灰散中加入熟地黃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滋陰補血: 熟地黃性溫,味甘苦,入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滋陰補血、填精益髓的功效。方劑中以十灰散為主,主要清熱解毒,但容易耗傷陰血。熟地黃的加入,可補益陰血,避免藥性過於燥烈,使藥效更平和。
  2. 固本培元: 熟地黃具有補腎填精的作用,可改善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、頭暈目眩等症狀。十灰散中加入熟地黃,可固本培元,提高機體抵抗力,促進疾病恢復。

復方十灰散中包含杜仲,主要原因在於其補腎壯骨之效。杜仲性溫,味甘苦,入腎經,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安胎的作用。

十灰散主治腎虛腰痛、筋骨痿軟、小便頻數等症狀,而杜仲能夠補益腎氣,強壯筋骨,從而改善這些症狀。此外,杜仲還能固腎氣,安胎元,對於懷孕期間腰痠背痛、胎兒不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。

復方十灰散中加入續斷,乃因其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止血生肌等功效。續斷味甘性溫,入肝腎經,可補肝腎之精血,強筋健骨,對於跌打損傷、骨折、腰膝酸軟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此外,續斷亦有止血生肌之效,可促進傷口癒合,對於外傷出血、潰瘍、創傷等症狀亦有幫助。因此,在復方十灰散中加入續斷,可增強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強筋健骨、止血生肌等功效,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等症。

復方十灰散中加入乾薑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 溫中散寒: 乾薑性溫,入脾胃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止痛止嘔的功效。十灰散本身以寒涼藥物為主,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、泄瀉等症。加入乾薑可以中和藥性,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,同時也能增強溫中散寒的效果,使寒邪散去,腹痛得以緩解。

二、 助藥力: 乾薑可引導藥力直達病所,使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。十灰散中的寒涼藥物主要作用於腸道,而乾薑則能引導藥力下行,使藥物更有效地止瀉止痛。

復方十灰散中包含鹿角霜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• 補腎壯陽,強筋健骨: 鹿角霜性溫,味甘鹹,入肝腎經。其具有補腎壯陽、強筋健骨之效,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、筋骨痿軟、骨折等症。
  • 散瘀止痛,生肌接骨: 鹿角霜亦具散瘀止痛、生肌接骨之效,對於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瘀血腫痛等症,可促進傷口癒合,加速骨骼生長。

因此,在復方十灰散中加入鹿角霜,可發揮其補腎壯陽、強筋健骨、散瘀止痛、生肌接骨之效,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復方十灰散之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主治「衝任不固,崩漏下血」。衝任二脈為婦女經血之源,若衝任失調,則可致月經淋漓不止,或暴崩下血。傳統認為,衝任不固多因氣虛、腎虛或虛寒所致,表現為經血非時而下,量多或淋漓難盡,血色多淡紅或暗紅,或夾血塊,常見舌淡、脈沉細等氣血兩虛之候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藥物組成分析

  1. 黨參(一兩)

    • 為君藥,主補中益氣,健脾生血。氣能攝血,補氣即可固經止血,適用於氣虛不攝血之崩漏。
  2. 熟地(一兩)

    • 與黨參共為君藥,滋陰補血,益腎填精。腎精充足則衝任得養,助固攝經血。
  3. 生杜仲(三錢)、川斷(三錢)

    • 二者均入肝腎,補肝腎、強筋骨,助熟地補益精血,兼可固衝任。杜仲長於補肝腎陽氣;川斷則兼能行血止血,使補而不滯。
  4. 炮薑炭(一錢)

    • 溫經止血,化瘀而不留瘀。其炭性收斂,適用於虛寒性出血。
  5. 鹿角霜(七錢)

    • 溫腎助陽,收斂止血。其性溫而不燥,既能補腎陽以固衝任,又能收澀止血。
  6. 十灰散(一錢,另包沖服)

    • 由十種炭類藥組成,專用於涼血止血。醋引藥入肝經,加強止血之效。

配伍意義

  • 益氣固攝:黨參、熟地補益氣血,使氣血充足則衝任得固。
  • 溫腎固衝:杜仲、川斷、鹿角霜補益肝腎,溫養衝任,使精血得充。
  • 化瘀止血:炮薑炭與十灰散同用,溫涼並舉,既可溫經止血,又能涼散瘀血,防治留瘀。
  • 標本兼治:十灰散治其標,急止崩漏;其餘諸藥治其本,以調補衝任。

臨床應用原理

本案患者47歲,月經淋漓43日未淨,量多色紅,但舌淡、脈沉細澀無力,顯示氣虛血瘀、衝任不固。本方益氣補腎以固本,溫經止血以治標,兼化瘀血而不留邪,故能迅速收效。復診去炮薑者,恐其過溫傷陰,顯示辨證之細微調整。

總之,復方十灰散立足於補虛固衝、溫涼並調,既承古方十灰散之止血特性,又結合補益之品,以適合虛性崩漏之複雜病機。

傳統服藥法


黨參1兩,熟地1兩,生杜仲3錢,川斷3錢,炮薑炭1錢,鹿角霜7錢,十灰散(另包)1錢。
調和衝任,益氣止血。
濃煎2次,分2次服。每次入十灰散5分,加入幾滴醋同服。
崩漏:杜某,女,47歲,1967年5月25日初診。月經已來43天未淨,量多,色紅,夾有血塊,伴有輕度浮腫,大小便正常。曾患慢性腎炎及心血管病。經檢查已除外腫瘤。舌淡苔薄白膩,脈沈細澀無力。屬衝任不固,治宜調和衝任,益氣止血。處方:復方十灰散。5月29日復診:經漏基本已止。色淡,睡眠欠佳,食慾較好,二便正常。舌正苔微膩,脈沈緩。病情基本穩定,繼固衝任,原方去炮薑,又進三劑,而收全功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本方適用於氣血虛弱、崩漏下血的患者。
  •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滋膩礙胃。
  •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孕婦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(子宮頸癌)胃腸出血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

相同名稱方劑


復方十灰散, 出處:《蒲輔周醫療經驗》。 組成:黨參1兩,熟地1兩,生杜仲3錢,川斷3錢,炮薑炭1錢,鹿角霜7錢,十灰散(另包)1錢。 主治:調和衝任,益氣止血。主治:衝任不固,崩漏下血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