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靈脂丹

五靈脂丹

WU LING ZHI D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3

寒性指數

9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44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33%
肺經 28%
脾經 15%
心經 12%
胃經 9%
肝經
肺經
脾經
心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五靈脂丹方中包含五靈脂,這與其藥性及功效息息相關。五靈脂,性溫,味甘,歸肝、脾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止血的功效。方劑中加入五靈脂,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的特性,以達到舒筋活絡、止痛止血的效果。例如,若方劑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五靈脂便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緩解疼痛。

五靈脂丹中包含蟬蛻,主要是利用其疏風止痙、通絡止痛的功效。蟬蛻,又稱「蟬殼」,其性涼、味甘,入肝、肺經。

  • 疏風止痙:蟬蛻能清熱解毒,疏散風熱,對於風熱引起的痙攣、抽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。
  • 通絡止痛:蟬蛻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絡的功效,能夠改善氣血循環,緩解因氣血瘀阻引起的疼痛。

因此,五靈脂丹中加入蟬蛻,可起到疏風止痙、通絡止痛的作用,增強整體療效。

五靈脂丹中包含款冬花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潤肺止咳:款冬花性溫味甘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化痰平喘之效。五靈脂丹主治肺虛咳嗽、痰多氣喘,而款冬花能潤肺止咳,化解痰濁,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,增強藥效。
  2. 溫肺散寒:五靈脂丹常用於寒性咳嗽,而款冬花溫肺散寒,可溫暖肺氣,驅散寒邪,有助於緩解寒邪所致的咳嗽、氣喘等症狀。

因此,款冬花在五靈脂丹中起到潤肺止咳、溫肺散寒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材,共同達到治療肺虛咳嗽、痰多氣喘的效果。

五靈脂丹中包含蟾蜍,主要基於其藥用價值。蟾蜍本身具有「解毒消腫、止痛止痙、利水消積」等功效。其毒素經特殊炮製後,能發揮藥理作用,例如:

  1. 蟾酥:具有強心、抗炎、抗菌作用,可用於治療心力衰竭、風濕性關節炎、皮膚病等。
  2. 蟾衣:具有清熱解毒、生肌止痛作用,可用於治療燒傷燙傷、皮膚潰瘍等。

因此,五靈脂丹中加入蟾蜍,旨在借其藥性,增強方劑的療效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五靈脂丹中包含青黛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:青黛性寒,味苦,入肝、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五靈脂丹主要針對外傷感染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青黛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控制感染,防止病情惡化。
  2. 活血化瘀:青黛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,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除瘀血腫痛。與五靈脂、乳香、沒藥等其他藥物配合,能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,促進傷口癒合。

五靈脂丹中包含雄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解毒殺蟲: 雄黃性溫,味辛,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,能驅除體內外各種病蟲,如蛇蟲咬傷、疥癬、惡瘡等。五靈脂丹多用於治療毒蛇咬傷、疔瘡腫毒等,雄黃的解毒殺蟲作用在此發揮關鍵作用。
  2. 活血化瘀: 雄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有利於傷口癒合。五靈脂丹中常配伍活血化瘀藥,如當歸、赤芍等,雄黃的活血作用可以增強藥效,促進傷口癒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五靈脂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
此方主治「久嗽,漸成痿弱,恐成疳痨」,其證屬久病正虛、痰瘀痼結之慢性咳嗽,伴隨氣陰耗傷所致的形體羸弱,甚有轉為小兒疳痨(營養不良與虛勞夾雜)之虞。古代醫家認為,久嗽不癒易損肺腎,致氣機升降失司,痰濁內停,進一步痺阻脈絡,形成虛中夾瘀、痰瘀互結之頑疾。此方針對「痰、瘀、虛」三者並治,兼顧驅邪與扶正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五靈脂(君藥)
    味苦甘性溫,專入肝經血分,善化久病瘀血,兼能化痰止咳。李時珍謂其「止婦人經水過多,赤帶不絕,胎前產後血氣諸痛,小兒五疳」。此處用以通絡活血,破解久嗽導致的肺絡瘀阻,兼緩痰瘀互結之胸悶氣逆。

  2. 蟬殼(臣藥)
    性涼質輕,宣肺透邪,擅開肺氣之鬱閉。《名醫別錄》載其主「小兒壯熱驚癇」,此處取其輕揚之性,助肺氣宣發以止咳,並清餘熱,防痰瘀久鬱化熱。

  3. 款冬花(臣藥)
    辛溫潤肺,為治嗽要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言其「主咳逆上氣,善喘喉痺」。與蟬殼一溫一涼,協同調節肺氣宣降,溫潤止咳而不燥。

  4. 蟾頭(佐藥)
    塗酥炙黃後毒性減而藥性緩,能「消疳積、殺蟲」(《本草綱目》),針對疳痨潛在的積滯蟲擾,破結消積以助脾胃運化。其走竄之性亦助五靈脂化瘀通絡。

  5. 青黛(佐藥)
    鹹寒清熱,涼血解毒,針對痰瘀久鬱所生之伏熱,防肝火刑肺。研末入藥,取其輕清透發之性。

  6. 雄黃(佐藥)
    辛溫有毒,在此少量研用,取其「殺百蟲、辟邪氣」(《神農本草經》)之功,助蟾頭防治疳痨蟲積,並溫化寒痰。

配伍特點
全方以「通瘀化痰」為核心,五靈脂、蟾頭為主力,蟬殼、款冬花調節肺機,青黛、雄黃寒熱並用,共奏以下機理:

  • 痰瘀並治:五靈脂活血兼化痰,雄黃溫化寒痰,款冬花潤痰止咳,針對久嗽痰瘀膠結之病理特點。
  • 標本兼顧:糯米飯為丸、人參湯送服,益氣健脾以固本,防驅邪傷正;蟬殼、青黛輕清透邪,防瘀久化熱成毒。
  • 疳痨截斷:蟾頭、雄黃殺蟲消積,針對小兒疳痨前期之積滯蟲擾,體現「既病防變」思維。

此方結構反映古代醫家對慢性咳嗽轉歸的深刻認識,從單純止咳轉向調節整體氣血痰瘀,尤適合正虛邪戀、病勢纏綿之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五靈脂半兩,蟬殼半兩,款冬花半兩,蟾頭1枚(塗酥炙黃),青黛(研)1分,雄黃(研)1分。上為細末,拌勻,糯米飯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10粒,煎人參湯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
相關疾病


四肢痿軟無力

相同名稱方劑


五靈脂丹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三九○引《醫方妙選》。 組成:五靈脂半兩,蟬殼半兩,款冬花半兩,蟾頭1枚(塗酥炙黃),青黛(研)1分,雄黃(研)1分。 主治:久嗽,漸成痿弱,恐成疳癆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