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

QING CHENG SHAN GE ZHEN REN QIU RU D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3

寒性指數

24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54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1%
肺經 17%
肝經 16%
心經 11%
脾經 11%
胃經 11%
膀胱經 5%
膽經 4%
腎經
肺經
肝經
心經
脾經
胃經
膀胱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方劑中含有「秋石」,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:

一、 滋陰補腎: 秋石為一種礦物藥,性寒,味甘鹹,入腎經,具有滋陰補腎、清熱降火之功效。方劑中加入秋石,旨在補充腎陰,平衡陰陽,緩解因腎陰虧虛導致的諸多症狀。

二、 化瘀止痛: 秋石亦具化瘀止痛之效,可改善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。若方劑中存在因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,秋石的加入可起到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。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方劑中含有鐘乳石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補鈣固腎:鐘乳石性寒味甘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秋乳丹作為補益方,加入鐘乳石有助於補益腎氣,增強體質,尤其適合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骨質疏鬆等症狀。
  2. 清熱解毒:鐘乳石亦可清熱解毒,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,可以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渴、咽痛等症狀。秋乳丹的組成中多為滋補藥材,加入鐘乳石可起到平衡的作用,避免過於滋膩。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方劑中加入雲母,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一、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雲母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其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入侵而引起的各種炎症,例如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。

二、 利濕通淋,止瀉止痢: 雲母能利濕通淋,止瀉止痢。其可以有效改善因濕熱引起的腹瀉、尿頻、尿痛等症狀。

總之,雲母在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利濕通淋,止瀉止痢,對人體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。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中加入牡蠣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滋陰潛陽: 牡蠣味甘鹹寒,入肝腎經,具有滋陰降火、潛陽止瀉的功效。秋乳丹作為補腎陽的方劑,加入牡蠣可以平衡藥性,避免陽氣過盛而燥熱傷陰,起到滋陰潛陽的作用。
  2. 軟堅散結: 牡蠣還具備軟堅散結的功效,可以化解體內積聚的痰濁、瘀血,配合方中其他藥物,促進腎氣充盈,改善腎虛導致的各種症狀。

葛真人秋乳丹方劑中加入寒水石,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: 寒水石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止痛之效。秋乳丹方劑中多為滋補藥材,加入寒水石可平衡藥性,避免滋補過度,並防治因滋補而引起的熱毒。
  2. 斂肺止咳: 寒水石亦有收斂肺氣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此丹方常用於治療虛勞咳嗽、肺虛喘咳等症,寒水石可輔助其他藥材,增強止咳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

此方主治範圍主要針對「脾腎陽虛」及「下元虛冷」所導致的多種病症,涵蓋男女不同證候:

  1. 男子病症

    • 遺精、滑精、小便頻數:因腎陽不足,下元不固,精關失攝所致。
    • 陰囊濕癢:腎虛濕滯,寒濕下注,久而化濁。
    • 脾虛不運:食慾不振、泄瀉(甚至寒熱交替如瘧),嚴重者瀉下白膿,屬脾陽衰微,濕濁內停。
  2. 婦人病症

    • 宮冷不孕、帶下赤白:腎陽不足,胞宮失溫,任帶二脈不固,濕濁下注。

綜合而言,此方核心病機為「脾腎陽虛,下焦沉寒痼冷」,治法以「溫補下元、固攝精氣、散寒除濕」為主。


二、組成藥物邏輯與治療原理

(1)方劑組成分析

  1. 秋石(4兩)

    • 由人尿煉製而成,性溫味鹹,傳統用於「滋腎水、降虛火、固精」。此處取其「收斂固澀」之效,助止遺精、滑泄。
  2. 鐘乳粉(2兩)

    • 溫腎助陽,補肺納氣,專治「下焦虛冷」,古代視為「壯陽益精」之品,尤適命門火衰之證。
  3. 雲母粉(2兩)

    • 性甘平,古人認為能「鎮攝下元」,治「帶下、泄瀉」,與鐘乳粉相配,增強固攝之效。
  4. 牡蠣粉(4兩,煅製)

    • 煅後澀性增,長於「固精止遺、斂汗除濕」,針對滑脫不禁之證,亦能潛陽,防虛火上浮。
  5. 寒水石(半斤,煅後去砒毒)

    • 本為清熱瀉火之品,但此方煅製後配伍信砒(後去毒),推測取其「燥濕」與「通陽」之性,反佐溫藥之燥烈,防補而化熱。
  6. 半夏(10兩,糊丸用)

    • 健脾燥濕、降逆和胃,間接助脾運化水穀,與固澀藥共防「補藥壅滯」之弊。

(2)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• 溫澀並用
    主以鐘乳粉、秋石、煅牡蠣溫腎澀精;輔以雲母粉、寒水石(煅後)收斂濕濁,共成「固下焦」之力,契合「久病虛滑」之需。

  • 煅製增效
    牡蠣、寒水石均經煅製,增強燥濕收澀之性;信砒短暫配伍後去毒,或取其短期「劫痰濕」之效(類似部分古方用砒霜治寒哮),但煅後毒性大減,轉為助陽散寒。

  • 半夏糊丸之妙
    以半夏糊為丸,一則緩和藥性,防溫燥傷胃;二則藉其「辛開苦降」之性,調和中焦,使補而不滯。

(3)可能現代適用方向

此方組合傾向於「溫補固澀」,或對現代醫學中以下病症具參考價值:

  • 慢性腸炎、腸功能紊亂(脾腎陽虛型腹瀉)。
  • 性功能障礙、前列腺炎(腎陽不足之遺精、尿頻)。
  • 婦科慢性盆腔炎、白帶過多(宮寒濕濁型)。

惟須注意,古方劑量與炮製法特殊(如信砒使用),現代應用需進一步轉化研究。


總結

此方以溫腎固澀為主軸,結合煅製藥材增強收攝力,佐以半夏調和中焦,體現「補澀兼施」的古方思維,針對脾腎陽虛所致的精、尿、帶下滑脫諸證,邏輯層次清晰。

傳統服藥法


秋石4兩,鐘乳粉2兩(真者),雲母粉2兩,牡蠣(左顧者,用黃泥固一指厚,於文武火煨乾後,以炭火銀通紅,不以多少,去外黑者,用粉,研細)4兩,寒水石半斤(生研為粉,納信砒1兩,以1沙盒納,盛得恰好,上下以粉緊填信砒1兩,外用紙筋、黃泥固1重約半指厚,陰乾,以上10斤,火1煅,去盡砒煙,取出,放冷,用白礬3兩,納1兩,飛過)。
上為極細末,用園正半夏十兩為末,水熟煮成稀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候極平,空心服1丸,鹽湯送下,婦人醋湯送下。一法用冷水滴為丸,只要研極細,陰乾,復以坩鍋盛,瓦片子蓋頭,大火一煅,功力尤大,半夏稀糊丸者,平穩,功力雖少,久服見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性溫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陰道炎瘧疾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(子宮頸癌)子宮頸炎赤白帶

相同名稱方劑


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一二○引《衛生家寶》。 組成:秋石4兩,鍾乳粉2兩(真者),雲母粉2兩,牡蠣(左顧者,用黃泥固一指厚,于文武火煨乾後,以炭火煅通紅,不以多少,去外黑者,用粉,研細)4兩,寒水石半斤(生研爲粉,納信砒1兩,以1沙盒納,盛得恰好,上下以粉緊填信砒1兩,外用紙筋、黃泥固1重約半指厚,陰乾,以上10斤,火1煅,去盡砒煙,取出,放冷,用白礬3兩,納1兩,飛過)。 主治:男子脾腎久弱,下部一切痼冷之疾,遺泄不禁,小便滑數,囊外濕癢;及脾元不固,飲食無味,久而脾泄變爲寒熱,似瘧而多寒,滑瀉白膿;及婦人子宮久冷,胎胞不固,赤白帶下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