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蛇脫散
SHE TUO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三引《神巧萬全方》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熱/寒比例
偏熱 (1.10)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「蛇脫散」方劑中包含「蛇蛻」的主要原因如下:
- 祛風止痙: 蛇蛻性味甘平,具有祛風止痙、舒筋活絡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、肢體麻木、筋骨拘攣等症。
- 生肌止血: 蛇蛻還具有生肌止血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燒傷燙傷、外傷出血等。
蛇蛻本身性味平和,無毒,且具備多種功效,因此在「蛇脫散」中扮演重要角色,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祛風止痙、生肌止血的療效。
蛇脫散方中加入刺蝟皮,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:
一、祛風濕止痛:刺蝟皮性味辛溫,具有祛風濕、止痛的功效,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、麻木、屈伸不利等症狀,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。蛇脫散方中加入刺蝟皮,可增強其祛風濕止痛的效果,幫助患者緩解疼痛,恢復肢體功能。
二、活血化瘀:刺蝟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有利於消腫止痛,加速傷口癒合。蛇脫散方中加入刺蝟皮,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,幫助患者消除瘀血,促進組織修復。
蛇脫散方劑中包含丹參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- 活血化瘀: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微循環,有助於消除蛇毒引起的血瘀,減輕疼痛和腫脹。
- 清熱解毒:丹參亦具清熱解毒作用,能清除蛇毒中的毒素,減輕蛇毒對人體的傷害,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。
因此,丹參在蛇脫散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蛇咬傷。
「蛇脫散」方劑中包含「露蜂房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露蜂房性涼,味甘,入肝、脾經。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能有效治療蛇毒引起的發熱、腫痛等症狀。
- 驅風散瘀,活血化瘀: 露蜂房能驅散風邪,活血化瘀,對於蛇毒引起的肌肉痠痛、麻木等症狀,具有緩解作用,並能促進傷口癒合。
因此,在「蛇脫散」方劑中加入「露蜂房」,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驅風散瘀的功效,更好地治療蛇傷。
蛇脫散方劑中包含鱉甲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:鱉甲性寒,入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的功效。蛇毒多屬熱毒,鱉甲能有效解毒消腫,緩解蛇毒入侵造成的炎症反應。
- 滋陰補腎、生肌止痛:鱉甲同時具備滋陰補腎、生肌止痛的功效,能幫助修復蛇毒造成的組織損傷,促進傷口癒合。
因此,蛇脫散方劑中加入鱉甲,可以有效治療蛇毒引起的炎症反應,並促進傷口癒合,達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蛇脫散方劑中包含當歸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活血化瘀,舒筋活絡:當歸性溫,味甘辛,入心、肝、脾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調經止痛、補血養血之功效。蛇脫散主治風寒濕痺、筋骨疼痛、四肢麻木等症狀,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供應,達到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的效果。
- 補血養血,增強體質:蛇脫散方劑中常配伍補氣血藥材,如黃芪、黨參等,而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以與之相輔相成,增強整體療效。此外,當歸也能緩解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肢體麻木、乏力等症狀,提升患者體質,促進康復。
蛇脫散方劑中包含木香,主要原因有二:
其一,木香味苦辛,性溫,入脾、胃、大腸經,具有行氣止痛、健脾消食之功效。蛇脫散主治風寒濕痹,筋骨疼痛,而木香可疏通經絡,驅散寒濕,緩解疼痛,改善氣血循環,故為方中重要藥物。
其二,蛇脫散中其他藥物如羌活、獨活等,具有較強的燥性,易傷脾胃。木香則能健脾和胃,緩解其他藥物對脾胃的刺激,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,提高療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蛇脫散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痔瘡,症見肛門周邊生結核(腫塊或硬結),伴有發寒熱、疼痛不止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病症多因風熱濕毒蘊結肛門,或氣血瘀滯所致。方中以清熱解毒、活血消腫、收斂止痛為主要治療方向,並結合調和氣血之法,緩解痔瘡腫痛及寒熱交作之症狀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1. 方劑組成與功效拆解
- 蛇脫皮(燒灰):性平,味甘鹹,具祛風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,燒灰後增強收斂作用,適用於瘡瘍腫毒。
- 蝟皮(炙黃):味苦甘,性平,傳統用於止血消痔,炙後增強收斂固脫之效,主治痔瘡腫痛及出血。
- 豬後懸蹄甲(炙焦):味鹹,性平,專入下焦,炙焦後能活血消腫,古方多用於痔瘡及癰瘍。
- 丹參:味苦微寒,活血祛瘀、清熱涼血,改善局部氣血瘀滯所致之疼痛。
- 露蜂房(炙):味甘性平,攻毒消腫,炙後減其毒性,增強止痛散結之效。
- 鱉甲(醋炙):味鹹性寒,軟堅散結,醋炙後引藥入肝經,兼能滋陰清虛熱,緩解寒熱症狀。
- 當歸(微炒):活血補血,微炒後兼顧溫通與養血,調和痔瘡日久氣血兩傷之機。
- 木香:辛溫行氣,止痛消脹,助諸藥通達氣血,疏解肛周鬱滯。
2.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此方以「解毒消腫、活血止疼」為核心,結合「收斂固脫、調和氣血」的配伍思路:
- 攻毒收斂:蛇脫、蝟皮、豬蹄甲均為動物藥,燒灰或炙後增強對局部腫塊的收斂作用,直接作用於痔核。
- 活血散結:丹參、當歸、鱉甲協同活血軟堅,改善肛周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和硬結。
- 行氣透絡:木香與露蜂房一溫一平,行氣通絡,助藥力透達病所。
- 兼顧寒熱:鱉甲清虛熱,當歸調血,配合黃耆湯(補氣托毒)送服,扶正祛邪兼顧。
三、推論可能功效與機轉
從中醫理論推測,此方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:
- 局部消炎消腫:動物藥燒灰或炙焦後,形成炭類物質,可能吸附滲出物,減輕痔核充血;丹參、蜂房等抑制炎症反應。
- 促進血行:活血藥改善肛周循環,減少靜脈瘀滯,緩解腫痛。
- 調整體質:黃耆湯補氣扶正,配合鱉甲、當歸調節氣血虛實,減少復發。
此方體現了「標本兼治」思維,既針對痔瘡急性症狀(腫痛、寒熱),亦考慮長期氣血失調的體質基礎。
傳統服藥法
蛇脫皮(燒灰)1兩,蝟皮(炙令黃)1兩,豬後懸蹄甲(炙焦)1兩,丹參3分,露蜂房(炙)3分,鱉甲(醋炙令赤)3分,當歸(微炒)3分,木香3分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煎黃耆湯調下,食前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孕婦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蛇脫散, 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三引《神巧萬全方》。 組成:蛇脫皮(燒灰)1兩,猬皮(炙令黃)1兩,豬後懸蹄甲(炙焦)1兩,丹參3分,露蜂房(炙)3分,鱉甲(醋炙令赤)3分,當歸(微炒)3分,木香3分。 主治:痔。肛邊生結核,發寒熱,疼痛不止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