芸苔食方

芸苔食方

YUN TAI SHI F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5

寒性指數

30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1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33%
肝經 33%
脾經 33%
肺經
肝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蕓薹食方」中的「蕓薹」指的是芥菜,其入藥部位為種子,性溫味辛,具有溫中散寒、理氣止痛、消食化積的功效。

此方劑之所以會加入蕓薹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特性:

  • 溫中散寒:芥菜可溫暖脾胃,驅散寒氣,適用於寒性體質或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  • 理氣止痛:蕓薹具有行氣消積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腹脹痛、胃痛等有較好的療效。
  • 消食化積:芥菜可促進消化液分泌,有助於消食化積,緩解食積不化引起的胃脹、腹脹等症狀。

因此,蕓薹在「蕓薹食方」中,起著溫中散寒、理氣止痛、消食化積的作用,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、氣滯血瘀、食積不化等症狀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【芸苔食方】分析

1.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本方主治「産後下痢久不止」,即產後長期腹瀉不癒之症。產後氣血虧虛,脾胃功能衰弱,若兼感外邪或飲食失調,易致濕濁內停、腸道不固,引發下痢纏綿難癒。芸苔(即油菜)性味辛溫,傳統認為其能「散血消腫」,在此方中通過「爛煮」温和調理,以止瀉固腸,兼顧產後虛弱體質。

2. 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• 單藥組成:僅用芸苔一味,強調「不拘多少」,用量視患者情況調整,體現簡便驗效的特點。「淨洗」可去雜質,避免傷脾胃;「爛煮」使質地柔軟,易消化吸收,適合產後虛弱體質。
  • 芸苔特性
    • 性味功效:辛溫,入肺、肝、脾經。傳統文獻載其能活血散結、潤腸通便,但此方反用於「止瀉」,推測與其「爛煮」後性轉甘緩有關。煮熟後辛散之性減弱,減輕對腸道刺激,而油脂與纖維經久煮軟化,反能濡養腸道,收澀止瀉。
    • 治療原理:產後下痢多屬虛中夾瘀,芸苔辛溫能溫通行滯,活血而不傷正,兼可排除腸道滯瘀;煮爛後質潤,能緩解腸道燥澀或濕滯交結,達到「通因通用」之效。

3. 方劑設計思路
此方為食療方,契合產後「藥治不如食治」的原則。單味芸苔爛煮,避開苦寒傷胃或溫燥耗血之品,以食物溫和調理腸道功能。其「飽食佳」說明需足量服用,透過飲食調養恢復正氣,符合「補虛固腸」的治療方向。

4. 延伸思考
古代醫家可能觀察到芸苔於產後的特殊作用:

  • 若下痢伴隨瘀血未淨(如惡露不暢),芸苔辛散能輔助化瘀,間接改善腸道氣血運行;
  • 其富含營養,能補充產後氣血,間接提升脾胃運化能力,此為「扶正止瀉」之體現。

總結
此方以簡馭繁,透過單味芸苔的烹製調整性效,針對產後虛瘀交雜的下痢病機,體現中醫「藥食同源」與「辨證施膳」的靈活思維。

傳統服藥法


芸苔不拘多少(淨洗)。上爛煮。
飽食佳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

相同名稱方劑


芸苔食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五。 組成:芸苔不拘多少(淨洗)。 主治:産後下痢久不止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