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舌餂散方劑中包含玄明粉,主要原因在於玄明粉具有以下功效:
- 清熱解毒:玄明粉性寒,能清熱解毒,可有效緩解舌餂所伴隨的口舌生瘡、疼痛、腫脹等症狀。
- 燥濕止癢:玄明粉具有燥濕止癢功效,可針對舌餂所引起的口舌乾燥、瘙癢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。
因此,玄明粉在舌餂散方劑中,扮演著清熱解毒、燥濕止癢的角色,對於治療舌餂症狀具有重要作用。
舌餂散中加入川貝母,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、化痰散結的功效。川貝母味甘微苦,性寒,歸肺經,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、散結消腫等作用。
舌餂散主治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、咽喉腫痛等症,而川貝母能清肺熱、化痰液,並能潤燥止咳,配合其他藥物,有助於緩解咳嗽、咽痛等症狀,達到治療目的。
舌餂散中加入陳皮,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健脾之效。
陳皮味辛、苦,性溫,入脾、肺經。其理氣化痰,可疏解脾胃氣滯,健脾開胃,增進食慾,有助於改善舌餂所致的消化不良、脘腹脹滿等症狀。
此外,陳皮還有燥濕止瀉之效,對於舌餂伴隨的腹瀉也有輔助作用。因此,舌餂散中加入陳皮,有助於整體調理脾胃,改善舌餂症狀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舌餂散方劑分析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舌餂散主治「梅核氣」,其病機為「積熱生痰」,具體症狀表現為:
- 喉中有痰結如核狀異物感
- 吞嚥時可暫時緩解,不吞時又覺堵塞
- 飲水尚可,但進食固體食物困難
方劑組成分析
組成藥物
- 真玄明粉(1錢2分):清熱瀉火、軟堅散結
- 貝母(2錢,糯米製):潤肺化痰、開鬱散結
- 陳皮(5錢,海粉製):理氣化痰、健脾和胃
- 海粉(共4錢):清熱化痰、軟堅散結
製備特色
- 貝母用糯米同炒後去米,增強健脾化痰之效
- 陳皮以海粉水煮乾,加強化痰散結作用
- 全方為細末,採「舌餂」給藥法
治療原理與方義解析
清熱化痰核心:
- 玄明粉與海粉配伍,清瀉鬱熱、軟化痰結
- 針對「積熱生痰」的基本病機
散結利咽重點:
- 貝母開鬱散結,善治喉中痰核
- 海粉鹹能軟堅,助消喉間結塊
理氣健脾基礎:
- 陳皮理氣化痰,兼顧脾胃運化
- 糯米製貝母兼顧健脾培土
給藥方式特色:
- 「舌餂」法使藥末徐徐溶於口咽
- 局部直接作用於咽喉病所
- 飯後使用配合「少睡片時」以助藥力吸收
全方體現了「清熱化痰為主,理氣散結為輔」的治療思路,針對梅核氣「痰熱互結,氣機不暢」的病理特點,通過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方式發揮療效。
傳統服藥法
真玄明粉1錢2分,貝母2錢(先用糯米洗濕,入貝母同炒乾,後去米不用),陳皮(去白)5錢,(用海粉1錢5分化水,煮乾為)海粉(仍用)2錢5分。
上為末。
每飯後以舌餂少許,咽下。少睡片時取效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舌餂散, 出處:《外科百效》卷二。 組成:真玄明粉1錢2分,貝母2錢(先用糯米洗濕,入貝母同炒乾,後去米不用),陳皮(去白)5錢(用海粉1錢5分化水,煮乾爲末),海粉(仍用)2錢5分。 主治:梅核氣,因積熱生痰,痰結如核,在喉中吞之則下,不吞則在喉,但可以進水,不可以進飲食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