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效開結散

神效開結散

SHEN XIAO KAI JIE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二十四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14%
胃經 14%
肺經 14%
肝經 12%
大腸經 10%
膽經 8%
膀胱經 6%
小腸經 6%
腎經 4%
心經 4%
三焦經 3%
脾經
胃經
肺經
肝經
大腸經
膽經
膀胱經
小腸經
腎經
心經
三焦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神效開結散中包含沉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行氣止痛: 沉香性溫,味辛,入脾、胃、腎經,具有行氣止痛、溫脾暖腎的功效。其香味能入心肺,可開鬱解結,對於氣滯血瘀、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、胸悶、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
  2. 溫中散寒: 沉香可溫中散寒,對於脾胃虛寒、寒凝氣滯所致的嘔吐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。

因此,沉香在神效開結散中起到行氣止痛、溫中散寒的功效,有助於緩解氣滯血瘀、寒凝氣滯所致的各種症狀。

神效開結散中包含木香,主要基於其行氣止痛、燥濕健脾的功效。

木香味苦辛,性溫,歸脾、胃經。其氣味芳香,能行氣止痛,對於氣滯血瘀、脘腹脹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同時,木香亦能燥濕健脾,改善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等問題。

因此,在神效開結散中加入木香,旨在通過行氣止痛、燥濕健脾的作用,緩解患者因氣滯血瘀、脾胃不和引起的各種不適,達到開結止痛的效果。

「神效開結散」中加入橘紅,主要基於其理氣消痰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
橘紅味辛性溫,入肺經,能疏散肺氣,利氣化痰。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氣管分泌,稀釋痰液,利於咳出。此外,橘紅還具有止咳作用,可緩解咳嗽、胸悶等症狀。

在「神效開結散」中,橘紅與其他藥材配合,可增強化痰止咳、理氣開結的功效,對於痰濕阻滯、氣機不暢所致的咳嗽、胸悶、痰多等症狀,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
神效開結散方劑中包含珍珠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安神定驚的功效。

珍珠性寒,味甘鹹,入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安神定驚的功效。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目赤腫痛等症狀。同時,珍珠也能安神定驚,對於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、心神不寧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。

因此,神效開結散方劑中加入珍珠,可發揮其清熱解毒、安神定驚的功效,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神效開結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主治「瘿塊」,即古代所指頸部腫瘤或甲狀腺腫大(如癭瘤、氣癭)等病症。其命名「開結散」,強調破結散癭之效,針對痰氣瘀滯壅結於頸項之證,以消腫散結、行氣化瘀為核心治法。
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
一、藥材组成分析

  1. 沈香(2錢)

    • 性味辛香溫,入脾、胃、腎經。
    • 行氣止痛、降逆調中,能疏通氣機壅滯,助散結消癭。氣行則痰濕瘀血自化。
  2. 木香(2錢)

    • 辛溫香燥,善行脾胃氣滯。
    • 與沈香協同,增強行氣解鬱之力,破除癭瘤形成的氣機鬱結基礎。
  3. 橘紅(4兩,重用)

    • 為陳皮去白者,性溫味辛苦,專入肺脾。
    • 理氣寬中、燥濕化痰,針對癭瘤「痰氣互結」之病機,助消痰濕之積。
  4. 珍珠(49粒,煅用)

    • 鹹甘寒,傳統用煅後研末,取其軟堅散結、清熱解毒之效。
    • 針對癭塊局部之堅硬,能「化老痰頑結」,破有形之瘀積。
  5. 豬靨肉子(49枚)

    • 即豬甲狀腺組織,古人以「同類相求」思維,取其「以形治形」之意。
    • 《本草綱目》載其治「項下纓氣」,可能含調節甲狀腺功能之成分,直接作用於病灶。

二、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行氣解鬱爲先導

    • 沈香、木香、橘紅三藥組合,形成強力「行氣藥陣」,破除氣滯。氣滯爲痰濕血瘀之先導,氣行則結散。
  2. 化痰散結爲核心

    • 橘紅化痰、珍珠軟堅,直擊痰瘀膠結之病理產物。煅珍珠更增燥濕收斂之性,助消腫塊。
  3. 血肉有情之品引經

    • 豬靨為「靶向用藥」,引諸藥效聚焦於頸項癭結,體現古人「臟器療法」的直觀思維。
  4. 酒調服增強藥力

    • 酒性辛温通行,助藥力上達病所,並活血以助散結。臨臥服用,趁夜間陰氣盛時潛消痰瘀。

三、病機與方義對應

此方所治之「瘿塊」,傳統認爲多因情志抑鬱(氣滯)、水土因素(痰濕)或體質失調(如陰虛肝旺)導致痰氣瘀互結於頸。全方以「行氣—化痰—散結」爲主軸,配合血肉之品與煅珍珠之礦物藥,體現古人「攻邪務盡」的治療思路,尤適於痰氣實證爲主之癭瘤。

(註:此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傳統理論,未涉及現代藥理或臨床驗證。)

傳統服藥法


沈香2前,木香2錢,橘紅4兩,珍珠49粒(入砂鍋內以鹽泥封固,煅赤取出去火毒用),豬靨肉子49枚(用豚豬者,生項間如棗子大)。上為末。
每服1錢,臨臥酒調,徐徐咽下。患小者3-5服,大者1劑可愈。
忌酸咸油膩滯氣之物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孕婦慎用。
  • 本方宜久煎,以充分發揮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散結之功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神效開結散, 出處: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二十四。 組成:沉香2前,木香2錢,橘紅4兩,珍珠49粒(入砂鍋內以鹽泥封固,煅赤取出去火毒用),豬靥肉子49枚(用豚豬者,生項間如棗子大)。 主治:癭塊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