劫嗽丸

劫嗽丸

JIE SOU W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醫方考》卷二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6

熱/寒比例

(2.5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37%
胃經 25%
大腸經 12%
心經 12%
肝經 12%
肺經
胃經
大腸經
心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劫嗽丸中包含訶子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止咳化痰:訶子味酸澀,性涼,入肺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收斂止咳、潤肺化痰之效,能有效緩解咳嗽、痰多等症狀,對於燥咳、熱咳、痰黃粘稠等症狀尤為有效。
  2. 清熱解毒:訶子亦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可消炎止痛,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。

因此,劫嗽丸中加入訶子,旨在發揮其止咳化痰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達到治療咳嗽的效果。

劫嗽丸方中包含百藥煎,乃因其兩者在治咳方面各有側重,相輔相成。百藥煎以清熱化痰、止咳平喘為目的,適合熱證咳嗽,如外感風熱、肺熱燥咳等。劫嗽丸則以滋陰潤肺、止咳化痰為本,用於陰虛肺燥、久咳不止等症。

將百藥煎加入劫嗽丸,一方面可增強清熱化痰之力,另一方面也可兼顧熱證咳嗽,使藥效更全面,治療更有效。

劫嗽丸中包含荊芥,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,宣肺止咳的功效。

荊芥性辛溫,入肺經,具有散風解表,透疹消瘡,宣肺止咳之效。對於風熱犯肺,症見發熱、咳嗽、痰黃黏稠、鼻塞流涕等,荊芥能有效驅散風熱,宣通肺氣,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。

因此,劫嗽丸中加入荊芥,旨在清熱解表,宣肺止咳,化痰止喘,用於治療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痰黃、鼻塞流涕等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劫嗽丸傳統功效分析
此方主治「久咳失氣」,指咳嗽日久耗傷肺氣,導致氣機不固、咳聲無力或氣短不續。其「劫」字有強制收斂之意,反映此方專注於收澀肺氣、止咳治標,適用於慢性咳嗽後期,若誤用於新咳恐閉門留寇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訶子仁:性澀,為君藥。

    • 功效:斂肺下氣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治喘急咳嗽」,透過收斂肺氣而止咳,尤其適合肺氣耗散之久咳。
  2. 百藥煎(五倍子與茶葉等發酵製成):

    • 協同訶子:強化收斂之效,其酸澀之性可固肺氣,兼能生津,緩解久咳傷陰之燥。
  3. 荊芥穗:性辛溫,為佐藥。

    • 調節收澀:辛散之性防訶子、百藥煎過於壅滯,輕宣肺鬱,兼能祛風,針對久咳可能殘留之風邪。

配伍特點

  • 收散並用:以訶子、百藥煎為核心收斂肺氣,佐以荊芥穗辛散調節,形成「斂中寓宣」結構,避免呆補留邪。
  • 蜜丸噙化:緩釋藥效於咽喉,直接作用於肺系,適合上焦氣虛不攝之久咳。

潛在應用延伸
此方雖以收澀為主,但透過荊芥穗的風藥屬性,可能間接調理肺的宣降功能,暗示久咳不唯氣虛,亦可能伴隨氣機鬱滯,適合虛中夾鬱之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訶子仁、百藥煎、荊芥穗各等分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噙化。
新咳者不宜用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劫嗽丸性味辛溫,有發散作用,孕婦及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。
  • 劫嗽丸不宜與其他止咳藥物同時服用,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。

相關疾病


咳血咳嗽

相同名稱方劑


劫嗽丸, 出處:《醫方考》卷二。 組成:訶子仁、百藥煎、荊芥穗各等分。 主治:久咳失氣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