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「洗眼決明湯」中包含決明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清肝明目: 決明子性寒,味甘苦,入肝經,具有清肝瀉火、明目退翳的功效。對於因肝火上炎、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症狀引起的視力問題,決明子能起到清熱解毒、改善視力的作用。
- 潤腸通便: 決明子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,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緩解便祕。由於眼部與腸道經絡相通,改善腸道功能也能間接改善視力。
因此,將決明子納入「洗眼決明湯」中,可達到清肝明目、潤腸通便的效果,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目的。
洗眼決明湯中加入柴胡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- 疏肝解鬱,清肝明目:柴胡具有疏肝解鬱、清熱解毒之功效,可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症狀。肝氣鬱結,則容易導致肝火上炎,進而影響眼睛健康。
- 配合決明子,增強清肝明目功效:決明子以清肝明目著稱,柴胡則可以輔助決明子,共同發揮清熱解毒、疏肝明目之效,增強方劑的療效。
洗眼決明湯中加入柴胡,可以更有效地治療肝火上炎、目赤腫痛等眼部疾病,並起到保護眼睛健康的功效。
洗眼決明湯中加入秦皮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收斂生肌的功效。
秦皮性寒,味苦,歸肺、大腸經。其清熱燥濕、收斂生肌之效,對於眼部因熱毒引起的紅腫、疼痛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狀,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。
此外,秦皮還可以改善眼部組織的炎症反應,促進傷口癒合,有助於恢復眼部的健康狀態。因此,洗眼決明湯中加入秦皮,可以起到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、收斂生肌的綜合作用,有效治療眼部疾病。
洗眼決明湯中加入防風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- 疏風散熱,清肝明目:防風性味辛溫,具有疏散風邪、清熱解毒之功。眼睛紅腫疼痛,多因風熱上攻、肝火上炎所致。防風可疏風散熱,清肝明目,緩解眼部炎症。
- 配合決明子,清熱瀉火:決明子性味甘苦寒,具有清肝瀉火、明目益腎之功效。防風與決明子相配,一散風熱,一清肝火,共同達到清熱瀉火、明目止痛的效果。
因此,洗眼決明湯中加入防風,可有效緩解風熱上攻所致的眼部紅腫疼痛,達到清熱明目的功效。
洗眼決明湯中加入生地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涼血: 生地黃性寒,味甘,入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潤燥的功效。決明子性寒,味苦,入肝、腎經,擅長清肝火、明目。兩者合用,可增強清熱涼血之效,對於因肝火上炎、熱毒攻目所致的眼疾,如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,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。
- 滋陰養肝: 生地黃滋陰潤燥,能滋養肝陰,緩解肝火亢盛,有助於改善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眼部症狀。決明子也能清肝火,兩者相輔相成,可達到滋陰養肝、清熱明目的效果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洗眼決明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「墜睛,視物失明」,屬中醫眼科疾患。「墜睛」指眼珠下墜或視物昏矇,可能與肝腎陰虛、風熱上擾或氣血失調所致目翳、視物不清相關;「失明」則涵蓋暫時性視力障礙或慢性目疾。本方以內服煎液外洗眼部,藉藥力直接作用於目,達清肝明目、疏風退翳之效。
二、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
決明子(1兩)
- 性味甘苦微寒,歸肝、大腸經。為明目要藥,《神農本草經》載其「治青盲,目淫膚赤白膜,眼赤痛淚出」。
- 現代研究含蒽醌類(如大黃素),具抗炎、抗氧化作用,可緩解結膜炎、角膜損傷。
柴胡(去苗,1兩)
- 性辛涼,入肝膽經,可疏肝解鬱、升發陽氣。《明目要方》用其治「目昏赤痛」。
- 柴胡皂苷能調節免疫,改善眼部微循環,協同決明子清肝熱。
秦皮(1兩)
- 苦澀寒,歸肝膽經,《藥性論》言其「主明目,去目中青翳白膜」。
- 含秦皮甲素、七葉苷,具抗菌、抗病毒作用,對結膜炎、角膜潰瘍有益。
防風(去叉,1兩)
- 辛甘微溫,祛風勝濕,《銀海精微》謂其「散目赤腫痛」。
- 可緩解外感風邪引發的目癢流淚,與秦皮配伍增強抗炎效果。
蛇含草(1兩)
- 多指紫背金盤(蛇含委陵菜),苦辛涼,清熱解毒,《本草拾遺》載其「主目赤腫」。
- 可能含黃酮類成分,助消炎退紅。
生乾地黃(2兩,重用)
- 甘苦寒,滋陰涼血,《本草綱目》稱其「治目昏視」。
- 生地多糖可調節免疫,配合決明子養肝血以固本,改善久病陰虛所致視矇。
三、方劑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- 清肝明目為核心:決明子、秦皮為君,直清肝經鬱熱;柴胡疏肝為臣,助藥力上行。
- 祛風退翳為輔:防風、蛇含草散外風、消目赤,針對「墜睛」可能伴隨的風邪上攻。
- 滋陰固本為佐:生乾地黃用量倍於他藥,滋養肝腎陰血,治本防復發。
- 外用直達病所:煎湯濾渣洗眼,使藥效直接作用於目睛,促進局部氣血流通,緩解炎症與翳障。
四、推測適用證型
- 肝經風熱:目赤腫痛、畏光流淚。
- 肝腎陰虛夾熱:視物模糊、眼乾澀伴輕度充血。
- 外障眼病初期:如結膜炎、角膜雲翳等屬實熱或虛實夾雜者。
總結:此方結合清肝、祛風、滋陰三法,以內病外治思路,通過局部用藥調整眼部氣血,反映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辨證思維。
傳統服藥法
決明子1兩,柴胡(去苗)1兩,秦皮1兩,防風(去叉)1兩,蛇含草1兩,生乾地黃2兩。
上銼細。
每用1兩,以水3盞,煎取2盞,去滓,再用綿濾過,每暖適溫熱洗訖。避風即愈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具有清肝明目、散風通絡的功效,但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小兒、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洗眼決明湯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六。 組成:決明子1兩,柴胡(去苗)1兩,秦皮1兩,防風(去叉)1兩,蛇含草1兩,生乾地黃2兩。 主治:墜睛,視物失明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