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官桂飲

人參官桂飲

REN CAN GUAN GUI YI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5

寒性指數

10

熱/寒比例

(2.5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7%
肺經 18%
腎經 18%
脾經 18%
胃經 9%
肝經 9%
心經
肺經
腎經
脾經
胃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人參官桂飲中包含人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1. 補氣固表: 人參為補氣藥,能增強機體正氣,提升免疫力。對於氣虛表虛的患者,人參能起到補益脾肺之氣,固表止汗的作用,與官桂、生薑等藥物共同協同,提升整體療效。

2. 調和藥性: 人參味甘性溫,具有緩和藥性、防止燥烈之弊的作用。官桂、生薑等藥物辛溫燥烈,容易傷津耗氣,人參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、保護脾胃的作用,避免藥物過於燥烈,造成副作用。

人參官桂飲中包含肉桂,主要是因為肉桂具有溫陽補氣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與方劑中的人參、官桂相輔相成。

人參補氣益血,官桂溫陽通絡,而肉桂則可溫脾腎,散寒止痛,並促進人參與官桂的藥力發揮。因此,肉桂的加入可以增強溫陽補氣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對於氣虛陽衰、脾腎虛寒所致的肢冷畏寒、腰膝痠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人參官桂飲中加入款冬花,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之效。

款冬花性味甘寒,入肺經,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方中加入款冬花,可與人參、官桂等藥物協同作用,溫肺化痰,止咳平喘,對於寒邪客肺、肺氣不足所致的咳嗽、氣喘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
此外,款冬花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,可以緩解由肺氣不降引起的嘔吐等症狀,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。

人參官桂飲中加入寒水石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• 清熱瀉火: 寒水石性寒,味甘鹹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解毒利濕的功效。方中因人參、官桂等藥性偏溫,易於助熱生火,而寒水石可起到平衡藥性,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。
  • 利水消腫: 寒水石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、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方中加入寒水石,可增強利水消腫作用,幫助患者恢復健康。

因此,人參官桂飲中加入寒水石,既可以平衡藥性,又可起到清熱瀉火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病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人參官桂飲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「咳嗽,五勞七傷」,屬虛損勞傷兼寒痰咳嗽之證。

  1. 咳嗽:多由肺氣虛寒、痰濕內阻所致,症見久咳、痰白清稀、遇寒加重。
  2. 五勞七傷:泛指虛勞內傷,氣血陰陽俱損,常見氣短乏力、畏寒肢冷、食少倦怠等。

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人參:大補元氣,益肺健脾,針對虛勞之本,助氣化以祛痰。
  2. 官桂(肉桂):溫腎助陽、散寒通脈,與人參相配,補火生土,溫化寒飲。
  3. 佛耳草(鼠麴草):化痰止咳,專治寒痰咳嗽。
  4. 款冬花:潤肺下氣,止咳化痰,性溫而兼潤,防燥烈傷陰。
  5. 寒水石:清熱降火,制約諸藥溫燥之性,防虛火浮越,寓「反佐」之意。

配伍特點

  • 溫補為主,佐以清降:人參、官桂溫補脾腎,佛耳草、款冬花化痰止咳,寒水石調和藥性,使溫而不燥。
  • 標本兼顧:補虛與止咳並行,既治久咳痰濕之標,又療氣陽虛損之本。
  • 給藥方式:蘆筒吸入直達肺絡,生薑止嘔防藥傷胃,體現「急治其標」思路。

原理推演
此方適用於「虛寒痰咳」:肺脾腎陽虛,痰濕內停,上逆為咳。溫補脾腎以杜生痰之源,化痰止咳以肅肺氣,佐寒水石防溫藥化熱,共奏補虛止咳之效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人參、官桂、佛耳草、款冬花、寒水石各等分。
上焙乾,研為細末。
食後服1大錢,用蘆筒乾吸之;若嘔吐,用生薑嚼之,溫水浣漱。
忌雞、面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溫補的功效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咳血肺結核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

相同名稱方劑


人參官桂飲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一。 組成:人參、官桂、佛耳草、款冬花、寒水石各等分。 主治:咳嗽,五勞七傷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