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九金六馬散中包含鐵馬鞭,主要源於其補腎壯陽、溫陽散寒的功效。
鐵馬鞭,又名鐵冬青,性溫,味辛,入腎經。其主要成分能溫補腎陽,改善陽痿早泄、腰膝酸軟等腎虛症狀。同時,其辛溫之性可驅寒散寒,適用於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、風寒感冒等疾病。
因此,九金六馬散中加入鐵馬鞭,旨在通過其溫補腎陽、散寒止痛的藥性,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。
九金六馬散中包含白馬骨,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、活血止痛的藥性。
白馬骨性寒,味苦,入肝、脾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其對於熱毒蘊結、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疼痛,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瘡瘍腫毒等,均有一定的療效。
因此,白馬骨在九金六馬散中,一方面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;另一方面,也可活血化瘀,促進傷口癒合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九金六馬散中加入紫金血藤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絡的功效。
紫金血藤味苦、性平,歸肝、脾經,能有效疏通經絡、改善氣血循環,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有明顯療效。同時,紫金血藤還有解毒消腫的作用,可輔助治療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炎症。
因此,在九金六馬散中加入紫金血藤,可加強方劑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絡的功效,提高治療效果。
九金六馬散中包含金銀花,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之效。金銀花味甘性寒,入肺經,善於清熱解毒,消炎止痛。其藥性平和,既能清解外感風熱,又能疏散內熱,對於熱毒壅盛所致之各種病症,如發熱、咽痛、口渴、癰腫等,均有較佳療效。
此外,金銀花亦可配伍其他藥物,發揮協同作用,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例如,與連翹、板藍根等藥物合用,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;與菊花、薄荷等藥物合用,可清熱涼血,利咽止痛。
九金六馬散中添加紅花,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紅花性溫,味辛,入心、肝經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血瘀情況,並能緩解疼痛。
方劑中以紅花配合其他藥物,如當歸、川芎等,共同發揮活血化瘀、舒筋活絡的作用,可治療因血瘀、氣滯導致的各種疼痛,例如跌打損傷、經絡不通等。紅花的使用,不僅能改善瘀血情況,更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,達到止痛的效果。
「九金六馬散」方劑中包含「紫金皮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:紫金皮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方劑中加入紫金皮,可以針對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,如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、瘡瘍腫毒等,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- 活血化瘀:紫金皮同時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有利於消散瘀血,緩解疼痛。在「九金六馬散」中,紫金皮與其他活血化瘀藥材配合使用,能更有效地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。
九金六馬散方中,加入蜈蚣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通經活絡,祛風止痛: 蜈蚣性溫,味辛,入肝經,具有通經活絡、祛風止痛之效。對於風寒濕痺、筋骨疼痛、麻木不仁等症,能起到舒筋活絡、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- 解毒消腫,散結化瘀: 蜈蚣亦有解毒消腫、散結化瘀之效。對於毒蛇咬傷、蜂螫傷、瘡瘍腫毒等症,能起到解毒消腫、消炎止痛的作用。
因此,九金六馬散中加入蜈蚣,旨在通過其通經活絡、祛風止痛以及解毒消腫、散結化瘀的功效,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。
主治功效
九金六馬散主治功效分析
主治與病症
根據古文內容,「九金六馬散」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:
- 馬𤷍流注:包括多種類型的馬𤷍,例如:走散流注(爪藤馬𤷍)、嗍骨馬𤷍、過脊馬𤷍、殺著馬𤷍、鎖腳馬𤷍、接骨馬𤷍、馬疔(馬鈴)、瓜藤馬𤷍。這些病症多表現為關節疼痛、腫脹、結塊、活動受限,甚至化膿潰爛。其中,流注入股者病情危重。
- 癰疽腫瘍:泛指各種瘡瘍、腫毒。
- 乳癰、脅癰:分別指乳房和脅肋部位的癰腫。
- 便毒:可能是指肛門周圍的癰腫、瘻管等。
- 頭風、風核:可能是指頭部、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或疼痛。
治療原理
從古文描述的病因病機和方劑組成來看,「九金六馬散」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- 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:
- 多種馬𤷍的病機為「氣血凝滯」,「九金六馬散」中多味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如鐵馬鞭、紅花、紫金血藤等,能夠疏通經絡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。蜈蚣具有破癥瘕積聚的作用,可能有助於消除腫塊。
- 清熱解毒,消腫散結:
- 癰疽腫瘍、乳癰、脅癰等病症多伴有紅腫熱痛等熱毒表現,「九金六馬散」中的金銀花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能夠減輕炎症反應,促進腫瘍消散。
- 祛風除濕,通利關節:
- 部分馬𤷍與「風熱走散四肢」有關,「九金六馬散」中的紫金皮等藥物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,可能有助於緩解關節疼痛,改善關節功能。
- 扶正祛邪:
- 古文提到馬𤷍多因「元氣虧損」所致,提示本方可能兼顧扶正,但方劑組成中未見明顯補益藥物,需結合具體病情辨證使用。
總結
「九金六馬散」是一首以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、祛風除濕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馬𤷍流注、癰疽腫瘍等病症。其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、減輕炎症反應、通利關節等途徑,達到消腫止痛、促進疾病康復的目的。然而,本方中多為苦寒、活血之品,對於虛證、寒證的患者,應謹慎使用,並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。
傳統服藥法
鐵馬鞭、白馬骨、地馬梢、紫金藤、馬蹄藤、金星草、金驚根、金銀花、山紅花根、馬蹄金、紫金皮、金涼傘根、金腦香、山烏豆、雞屎子、毛里金釵、水滾子根、穿山蜈蚣。
水煎,入酒和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孕婦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九金六馬散, 出處: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五。 組成:鐵馬鞭、白馬骨、地馬梢、紫金藤、馬蹄藤、金星草、金驚根、金銀花、山紅花根、馬蹄金、紫金皮、金涼傘根、金腦香、山烏豆、雞屎子、毛裏金钗、水滾子根、穿山蜈蚣。 主治:馬面、馬腿、馬挪,癰疽腫瘍,乳癰、脅癰,便毒,頭風,風核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