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中藥方劑「塗脣膏」中,加入「石燕」的主要原因是其具備潤澤、滋養脣部的功效。
「石燕」又稱「燕石」,性寒,味甘,入肺經。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,可滋潤乾燥的脣部,改善脣紋,預防脣裂。同時,石燕亦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,可緩解脣部炎症,如脣瘡、口角炎等。
然而,石燕屬於礦物藥,需經專業醫師辨證後使用,不可自行塗抹,以免引起不良反應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塗唇膏」主治功效分析
主治功效
綜合古文內容,「塗唇膏」主要用於治療襁褓中小兒咳嗽吐乳,久不癒的症狀。
治療原理
此方劑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:
- 止咳化痰:方中多用蜂蜜調和藥物,蜂蜜本身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。例如《幼幼新書》中記載的「人參膏」使用人參、馬兜鈴、款冬花等藥材,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。《醫學綱目》也記載「勝金方」使用蜂房來治療小兒咳嗽。
- 溫中散寒:《醫學綱目》提及「嗽而吐水或青綠水者」和「嗽而吐痰涎乳食者」,提示可能是寒邪侵襲肺胃,導致咳嗽吐乳。《幼幼新書》中提到的「牙兒咳嗽,注唇膏」使用了辛溫的白殭蠶,可能有助於散寒止咳。
- 外用塗抹,藥力溫和:此方劑採用外用塗抹的方式,將藥物塗抹在嬰兒唇上或乳頭上,讓嬰兒在吃奶的過程中自然攝入藥物。這種給藥方式避免了口服藥物對嬰兒嬌嫩腸胃的刺激,也更易於被嬰兒接受。
- 滋陰潤燥:石燕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,可能有助於緩解因肺燥引起的咳嗽。
總結
「塗唇膏」是一種針對嬰幼兒咳嗽吐乳的外用方劑,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止咳化痰、溫中散寒、滋陰潤燥等途徑,並以溫和的給藥方式,達到治療的目的。
傳統服藥法
石燕子(為末)。
每用1捻,蜜少許調。奶食前後塗兒唇上,日3-5次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塗唇膏, 出處: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。 組成:石燕子(爲末)。 主治:襁褓小兒咳嗽吐乳,久不癒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