燒豬肝方
SHAO ZHU GAN FA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九○
熱性指數
17
寒性指數
8
熱/寒比例
熱 (2.13)複方歸經比例
脾經 38%
胃經 38%
肝經 23%
脾經
胃經
肝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方劑組成解釋
「燒豬肝方」中包含豬肝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補血益肝: 豬肝富含鐵質,為人體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,可有效改善貧血、面色蒼白等症狀。同時,豬肝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,有助於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,促進肝細胞再生。
- 藥性相合: 「燒豬肝方」通常會搭配其他中藥材,例如生地黃、當歸等,以補血養肝、滋陰潤燥。而豬肝性平味甘,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能增強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「燒豬肝方」中加入「蕪荑」的用意,在於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。蕪荑味苦性寒,入肝經,具有抑制炎症、消散瘀血的作用。豬肝本身屬熱性,易上火,而蕪荑則可平衡其燥熱之性,避免藥物過於燥烈。此外,蕪荑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,可預防因熱毒引起的腸胃不適。因此,將蕪荑加入燒豬肝方中,不僅能緩解豬肝燥熱之性,更能加強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,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燒豬肝方」主治功效分析
主治: 婦人產後赤白痢,腰腹㽲痛,不能下食。
組成:
- 豬肝(四兩)
- 蕪荑末(一錢)
治療原理:
本方以豬肝為主藥,蕪荑為輔藥。
- 豬肝: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,豬肝具有補血養肝、滋陰潤燥的功效。在傳統中醫理論中,豬肝味甘、苦,性溫,歸肝經,能補肝血,養肝陰。產後婦女多有氣血虧虛的狀況,豬肝可以有效補充血氣,改善體質。此外,豬肝還能滋陰潤燥,對於產後陰液不足引起的症狀也有幫助。
- 蕪荑: 蕪荑味辛、苦,性溫,歸脾、胃經。具有消食化積、健脾和胃的功效。中醫認為,赤白痢多與脾胃虛弱,濕熱蘊結有關。蕪荑可以幫助消化積滯,改善脾胃功能,從而減輕痢疾症狀。同時,蕪荑還能溫中散寒,對於產後受寒引起的腰腹疼痛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綜合分析:
燒豬肝方中,豬肝補血養肝,滋陰潤燥;蕪荑消食化積,健脾和胃。二者合用,既能補充產後婦女的氣血,又能調理脾胃功能,改善消化吸收,從而達到治療產後赤白痢、腰腹疼痛、食慾不振的目的。
方劑應用解析:
本方中特別提到「薄切」豬肝,並「糝蕪荑末於肝葉中」,再以「濕紙裹,煻灰火煨熟」,這樣的炮製方法有助於藥物成分的融合與吸收,增強藥效。同時,煨熟的豬肝更易於消化,適合產後脾胃虛弱的婦女食用。
總體而言,燒豬肝方是一個針對產後虛弱兼有脾胃不和所致的赤白痢、腰腹疼痛、食慾不振的有效方劑。其組方簡潔,藥物易得,且通過特殊的炮製方法增強了藥效,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。
傳統服藥法
豬肝4兩,蕪荑末1錢。
上以豬肝薄切,摻蕪荑末於豬肝中,五味調和,以濕紙裹,煻灰火煨熟,去紙食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神經性厭食症痢疾大便膿血
相同名稱方劑
燒豬肝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九○。 組成:豬肝4兩,蕪荑末1錢。 主治:婦人産後赤白痢,腰腹(疒丂)痛,不能下食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