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乳香塗傅方
RU XIANG TU FU FA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八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熱/寒比例
熱 (3.00)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乳香塗傅方中包含乳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: 乳香性溫,味辛,入血分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、骨折疼痛等症狀,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減輕疼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- 藥性相合,增強療效: 乳香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,可以互相促進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例如,乳香常與沒藥、血竭等活血化瘀藥材同用,可增強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「乳香塗傅方」中加入「硃砂」,是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:
一、抗炎止痛:硃砂性寒,味甘,入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痛之效。對於乳香塗傅方所針對的疼痛腫脹,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,硃砂可以起到清熱消腫、止痛止癢的作用,配合乳香等藥物,增強療效。
二、活血化瘀:硃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瘀血消散,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。與乳香等活血化瘀藥物搭配使用,可以起到協同作用,更有效地解除疼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「乳香塗傅方」中添加蔥白,主要基於其 溫陽散寒、解毒消腫 的功效。
蔥白性溫,味辛,入肺、脾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解表發汗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乳香塗傅方多用於治療寒邪侵襲導致的局部疼痛、腫脹等症狀。蔥白加入方中,可與乳香等藥材相輔相成,溫經散寒,消腫止痛,加強藥效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乳香塗傅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「乳癰」,即現代所稱的乳腺炎,多因熱毒壅滯、氣血瘀阻所致,常見乳房紅腫熱痛,甚則化膿潰爛。古代醫家認為乳癰初起宜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瘀,而此方以外敷之法直達病所,針對局部瘀熱互結之病機。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1. 乳香(為末,1兩)
- 性味辛、苦、溫,歸心、肝、脾經,為活血止痛、消腫生肌之要藥。
- 其辛散溫通,能行氣活血,破除經絡瘀滯;其苦味兼能燥濕,適用於腫痛初起。
- 外用可直透皮膚,促進局部氣血流通,緩解瘀阻腫痛。
2. 丹砂(研末,半兩)
- 即朱砂,性味甘、微寒,有毒,歸心經,傳統用於清熱解毒、鎮心安神。
- 此處取其寒涼之性,清解乳癰熱毒,抑製局部火熱熾盛;其色赤入血分,可能輔助乳香活血散結。
- 外用少量毒性可控,古代常用於瘡瘍腫毒以拔毒消腫。
3. 蔥白(切,3兩)
- 性味辛溫,歸肺、胃經,具發散通陽、解毒散結之效。
- 其辛溫走竄,能宣通腠理,促進藥物滲透;蔥汁黏滑,可調和藥末成膏,增強附著性。
- 蔥白所含揮發成分或能刺激皮膚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助乳香、丹砂藥力發揮。
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
- 行氣活血 + 清熱解毒:乳香辛散化瘀為主,丹砂寒涼清熱為輔,一溫一寒,共消瘀熱互結之病勢。
- 外敷導引:蔥白為媒介,既能調和藥性,又能借其辛散之性開毛竅,使藥力直透患處,加速散結消腫。
- 去腐生新:乳香生肌、丹砂拔毒,配合蔥白通陽,可能抑制化膿、促進癒合。
總結
此方以乳香為君,活血止痛;丹砂為臣,清熱制其溫燥;蔥白為佐使,通陽散結並調劑外用。全方針對乳癰「瘀熱壅滯」之核心病機,體現古代外治法「結者散之,熱者寒之」的辨證思維。
傳統服藥法
乳香1兩(為末),丹砂半兩(研末),蔥白3兩(切)。
先研蔥令細,入二味末,再研令勻。
塗敷乳上,乾即易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。
- 孕婦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乳香塗傅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八。 組成:乳香1兩(爲末),丹砂半兩(研末),蔥白3兩(切)。 主治:乳癰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