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子餅

JI ZI BI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6

寒性指數

8

熱/寒比例

(2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40%
脾經 20%
肺經 20%
肝經 20%
胃經
脾經
肺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雞子餅方劑中包含雞蛋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益精血,滋陰潤燥:雞蛋性平味甘,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成分,能補益精血、滋陰潤燥。對於體虛、氣血不足、陰虛燥熱等症狀,雞蛋能起到很好的調養作用。
  2. 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:雞子餅中往往會加入其他藥材,如麥冬、生地等,這些藥材也具有滋陰潤燥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雞蛋與這些藥材搭配使用,能發揮協同作用,使藥效更佳。

雞子餅方劑中加入醋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增強藥性:醋具有較強的滲透性,能促進藥物成分進入機體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同時,醋酸可與藥材中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,生成新的有效成分,增強藥效。
  2. 緩和藥性:某些藥材性味偏寒或燥熱,加入醋可以緩和藥性,減少副作用,使藥物更易於服用。

因此,醋在雞子餅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不僅能增強藥效,還能改善藥物口感,提高治療效果。

主治功效


雞子餅主治功效分析

雞子餅,由雞蛋和醋組成,主要用於治療水痢和臍腹疼痛。以下根據古代醫書的記載,分析其治療原理:

主治症狀分析

  • 水痢: 根據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雞子餅可治「水痢」、「水瀉冷勞氣痢似魚腦」。水痢是指大便稀薄如水樣的腹瀉,多因脾胃虛寒、水濕內停所致。
  • 臍腹(疒丂)痛: 《聖濟總錄》也提到雞子餅能治「水痢臍腹㽲痛」。「㽲」同「絞」,指腹部絞痛。臍腹疼痛常伴隨水痢出現,是脾胃功能失調、氣機阻滯的表現。
  • 小兒赤白痢: 《外臺秘要》及《幼幼新書》等記載,雞子餅可用於治療小兒赤白痢。赤白痢是指痢疾中帶有膿血或黏液,多因濕熱蘊結腸道所致。
  • 小兒秋夏暴冷,腹脹,乍寒乍熱: 《聖濟總錄》提到雞子餅加胡粉、黃蠟,可以治療小兒秋夏之季感受寒邪,出現腹脹、發冷發熱交替等症狀。

治療原理分析

雞子餅的治療原理,可以從其組成成分雞蛋和醋的作用來分析:

  1. 雞蛋:

    • 滋陰潤燥、養血安神: 雞蛋性平味甘,具有滋陰潤燥、養血安神的作用。中醫認為「陰」具有濡潤、滋養的作用,「血」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。雞蛋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陰液和血液,對於因陰血不足引起的虛弱、腹瀉等症有益。
    • 補益脾胃: 雞蛋易於消化吸收,能減輕脾胃負擔,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。
    • 《幼科發揮》記載以雞子餅誘蟲,顯示雞蛋在特定情況下可作為誘餌,協助排出體內寄生蟲。
  2. 醋:

    • 開胃消食: 醋味酸,具有開胃消食的作用。對於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有改善作用。
    • 活血化瘀: 醋還能活血化瘀,改善血液循環,有助於緩解腹痛。
    • 收斂止瀉: 醋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,可能有助於減輕腹瀉症狀。
    • 與雞蛋合用: 《聖濟總錄》記載「雞子三枚(打去殼醋炒熟)」,說明醋與雞蛋同用,可能增強療效。醋的酸性可以改變雞蛋的性質,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,並可能產生協同作用。
    • 其他功效: 古文提到可以將醋加熱後用於消滅寄生蟲。

綜合分析

雞子餅的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:通過雞蛋的滋陰養血、補益脾胃作用,結合醋的開胃消食、活血化瘀、收斂止瀉作用,達到緩解水痢、臍腹疼痛等症狀的目的。

  • 對於脾胃虛寒、水濕內停引起的水痢,雞蛋可以補益脾胃,醋可以溫中散寒、助運化濕,二者合用,有助於恢復脾胃運化功能,止瀉止痛。
  • 對於濕熱蘊結腸道引起的赤白痢,雞蛋可以滋陰清熱,醋可以化濕解毒,二者合用,可能有助於清除濕熱,改善痢疾症狀。
  • 對於小兒感受寒邪引起的腹脹、發冷發熱,雞蛋可以補益正氣,醋可以溫中散寒,二者合用,有助於驅散寒邪,恢復脾胃功能。
  • 對於寄生蟲,雞蛋可以作為誘餌,醋可能有殺蟲作用,二者合用,可能殺死或協助排出寄生蟲。

總結

雞子餅作為一個簡便易行的食療方劑,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水痢、臍腹疼痛等症,特別是小兒腹瀉類疾病。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雞蛋和醋的協同作用,達到滋陰養血、補益脾胃、開胃消食、活血化瘀、收斂止瀉、驅散寒邪、殺蟲等多重功效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分析是基於古代醫書的記載和中醫理論的推測。現代醫學對雞子餅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尚缺乏系統的研究,其確切的治療機制和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雞子3枚(打去殼,醋炒熟)。
上入面少許,和作餅子炙熟。
空腹食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大便膿血

相同名稱方劑


雞子餅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九。 組成:雞子3枚(打去殼,醋炒熟)。 主治:水痢,臍腹(疒丂)痛。

雞子餅, 出處:《準繩·幼科》卷七引《肘後方》。 組成:雞子1枚,胡粉1丸(碎,絹篩)。 主治:小兒秋、夏暴冷痢,腹脹,乍寒乍熱,白滯下。

雞子餅, 出處:《外台》卷三十六引《必效方》。 組成:雞子2枚(取白),胡粉2錢,蠟1兩。 主治:小兒一歲以上,二歲以下,赤白痢久不癒;小兒秋、夏中暴冷,忽下痢腹脹,乍寒乍熱,渴甚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