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燙火藥膏中加入麻油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滋潤消炎:麻油具有滋潤、消炎、止痛的功效,能有效緩解燙傷後的疼痛和炎症反應,促進傷口癒合。
- 促進藥物吸收:麻油能將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出來,並促進藥物滲透到皮膚組織中,加強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總之,麻油在燙火藥膏中起到滋潤消炎、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,是不可或缺的藥材。
燙火藥膏方劑中包含蜂蠟,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:
- 增稠與黏附性: 蜂蠟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和黏附性,能使藥膏更易於塗抹於患處,並延長藥效的接觸時間。同時,蜂蠟的親油性有助於藥物成分的滲透,提升療效。
- 保護與修復: 蜂蠟能形成一層保護膜,隔絕外界刺激,避免傷口感染,並有助於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。其滋潤作用也能緩解燙傷引起的乾燥和疼痛感,提升患者的舒適度。
燙火藥膏中加入生地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涼血: 生地黃性寒,味甘,入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養陰生津的功效。燙火藥膏常用於治療外傷、燒傷、燙傷等,而這些損傷往往伴隨熱毒入侵、紅腫疼痛。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,涼血消腫,減輕傷口的炎症反應。
- 滋陰潤燥: 燙傷後,皮膚容易乾燥、脫屑,甚至潰爛。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,可以促進傷口癒合,減輕皮膚的乾燥和疼痛。
因此,生地黃在燙火藥膏中發揮着重要的清熱涼血和滋陰潤燥的作用,有助於改善傷口的狀況,促進癒合。
燙火藥膏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外敷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燙傷、創傷等皮膚問題。其成分中的米麥麨屬於傳統中藥材,具有多種功效。首先,米麥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,可以有效吸收燙傷部位的水分和炎症分泌物,幫助乾燥傷口,促進癒合。其次,米麥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能對皮膚提供一定的滋養,促進再生,同時降低疼痛感,減少患者的痛苦。此外,米麥麨的性質溫和,不易引起過敏反應,適合用於敏感肌膚的治療。因此,將米麥麨納入燙火藥膏的配方中,既能發揮其吸附和保護作用,又具備舒緩和修復的效果,確保了療效的全面和有效。
燙火藥膏中加入冰片,主要原因有二:
1.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冰片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燙傷後,局部組織會出現紅腫熱痛,甚至化膿感染,冰片可以清熱解毒,消散熱毒,減輕炎症反應,緩解疼痛。
2. 促進傷口癒合: 冰片還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,防止傷口感染。對於燙傷後的潰瘍、膿瘡,冰片可以促進其癒合,減少疤痕形成。
總而言之,冰片在燙火藥膏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燙傷,加速傷口恢復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方劑分析:燙火藥膏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用於水火燙傷,具消炎止痛、祛腐生肌之效。古代醫家認為燙傷後,肌膚受熱毒所灼,易致皮肉腐爛、氣血瘀滯,需以清熱解毒、潤膚生肌之藥物外敷,保護創面,促進癒合。此方通過麻油、蜂蠟等潤膚基底,搭配清熱涼血、收斂止痛之藥材,形成保護性藥膏,緩解疼痛並加速傷口恢復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(一)藥物組成分析
麻油(君藥)
- 性味甘涼,具潤膚、解毒、生肌之效,為傳統外用膏劑常用基底,能滋潤創面、防止乾裂,並促進組織修復。
生地(臣藥)
- 性寒味甘苦,能清熱涼血、養陰生津,減輕燙傷後熱毒灼傷陰液所導致的紅腫疼痛,並有助於預防傷口化膿。
米殼(罌粟殼)(臣藥)
- 味酸澀,性平,古代用其收斂止痛之效,可緩解燙傷後的劇烈疼痛,並減少滲液,助傷口收斂。
官粉(鉛粉)(佐藥)
- 外用能收斂生肌、殺蟲解毒,傳統用於瘡瘍潰爛,此處配合高溫煉製,形成保護性膜層,隔絕外邪。
蜂蠟(使藥)
- 性味甘平,能增稠膏體、潤膚防腐,與麻油協同形成封閉性敷料,防止創面感染。
冰片(使藥)
- 辛涼走竄,清熱止痛、防腐生肌,其揮發性成分可局部消炎,迅速緩解灼熱感。
(二)製備工藝的治療邏輯
- 炸藥取性:生地、米殼以麻油高溫炸枯,提取其有效成分(如生地之清熱成分、米殼之生物鹼),溶於油中增強藥效。
- 官粉高溫反應:官粉(鉛粉)於高溫下與油脂作用,形成鉛皂(如硬脂酸鉛),具收斂、乾燥創面之效,並提升膏體附著力。
- 冰片後下:避高溫以保留冰片揮發性成分,直接作用於創面,發揮即時止痛消炎效果。
(三)整體配伍原理
此方以**「潤膚護創+清熱收斂」**為主軸:
- 麻油、蜂蠟為基質,形成物理性保護層。
- 生地、冰片清熱解毒,抑制局部炎症。
- 米殼、官粉收斂止痛,減少滲液與感染風險。
全方協同發揮隔絕外邪、控制感染、促進癒合的作用,符合傳統中醫「去腐生肌」的燙傷治療原則。
三、總結
燙火藥膏的設計結合古代外用藥「油蠟膏」的劑型特點,針對燙傷後「熱毒壅滯、皮損液滲」的病機,透過清熱、潤膚、收斂三者並用,達到標本兼治之效。其工藝中高溫煉製官粉的步骤,可能與傳統鉛劑的收斂作用相關,雖現代需注意重金屬安全性,但古代以此強化傷口乾燥與癒合速度,體現了外用製劑的因地制宜思路。
傳統服藥法
麻油1斤,官粉3兩,蜂蠟1兩5錢,生地2兩,米殼1兩,冰片1錢。
消炎止痛,祛腐生肌。
將麻油加熱至150~200℃時,加入生地、米殼,不斷攪拌,炸至枯浮為度,藥渣撈出,壓榨出油與煉油合併,加入蜂蠟攪拌,使之熔化後,過100目羅,煉油繼續加熱,投入官粉,不斷攪拌,使溫度上升至1280℃時急速攪拌,至色純黑透明離火,攪拌降溫至70℃,加入冰片攪拌,使冰片熔融均勻即得。
敷燙傷處,暴露,夏天每日換藥1次,冬天隔日換藥1次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皮膚過敏。
相同名稱方劑
燙火藥膏, 出處:《中藥制劑學》。 組成:麻油1斤,官粉3兩,蜂蠟1兩5錢,生地2兩,米殼1兩,冰片1錢。 主治:消炎止痛,祛腐生肌。主治:水火燙傷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