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檀香敷方

ZI TAN XIANG FU F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0

寒性指數

19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53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8%
心經 14%
肝經 14%
腎經 14%
肺經 7%
胃經 7%
大腸經 7%
膽經 7%
脾經
心經
肝經
腎經
肺經
胃經
大腸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2-21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紫檀香敷方」中包含「檀香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• 檀香之香氣具有安神鎮靜之效: 檀香氣味清香,能有效舒緩緊張情緒,有助於改善失眠、焦慮等症狀,達到安神鎮靜的效果。
  • 檀香具有抗炎消腫之效: 檀香亦具備消炎、止痛、消腫之效,能緩解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,促進傷口癒合。

故「紫檀香敷方」選用「檀香」作為藥材,旨在利用其獨特的藥性,達到安神、鎮痛、消炎等功效。

紫檀香敷方為一傳統中醫外用方劑,其中地瓜作為組成之一,其應用蘊含深遠智慧。在中醫學中,地瓜被視為甘、溫之品,入脾、胃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養胃的功效。對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症狀,地瓜能發揮良好療效。在紫檀香敷方中,地瓜主要利用其滋潤與緩和性質,當外敷於皮膚時,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愈合,並減輕因炎症引起的腫痛。此外,地瓜富含的膳食纖維及多種微量元素,亦有助於改善皮膚營養狀態,增強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。總體而言,地瓜在紫檀香敷方中的運用,彰顯了中醫藥物學中「藥食同源」的理念,充分體現了自然食材在治療與保健上的獨特價值。

紫檀香敷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,其成分中的鉛丹引起了當前醫學界的廣泛關注。鉛丹,其實質上是含有鉛的化合物,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祛風解毒的功效。然而,鉛作為重金屬,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,長期攝入會引發多種健康問題,包括腎功能損害和神經系統受損。因此,儘管在傳統療法中鉛丹被使用以治療某些特定疾病,現代醫學對其使用意見分歧,尤其是考慮到安全性和毒副作用。

在紫檀香敷方的配方中,鉛丹的使用可能與其強烈的藥效有關,尤其是在局部使用時,可能旨在強化方劑的療效。然而,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鉛的危害性,對於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這類傳統方劑,應深入探討並尋求更多的現代科學依據。此外,在臨牀使用中,必須謹慎考量輔助藥材的選擇與劑量,確保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。

紫檀香敷方中加入馬齒莧,是利用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與紫檀香的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相輔相成,增強藥效。

馬齒莧性寒,味酸,入心、肝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其對於熱毒瘡瘍、濕疹、燒傷燙傷等外傷具有良好的療效,與紫檀香的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相結合,能更有效地消炎止痛、促進傷口癒合,加速康復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紫檀香敷方主治功效分析

古籍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| 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

主治功效

傷折肉破,瘡口不合,止痛生肌。

治療原理

紫檀香敷方由檀香、地瓜、鉛丹、馬齒莧等藥材組成。根據古文記載,該方以溫酒調服,不拘時服用。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:

  1. 活血化瘀,促進傷口癒合: 方中馬齒莧具有活血化瘀、利尿的功效,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組織修復,對於傷折肉破、瘡口不合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
  2. 調氣止痛: 檀香具有調氣、止痛的功效,可以舒緩傷處疼痛。
  3. 消炎殺菌,防止感染: 地瓜能消炎、解毒,鉛丹則可殺菌、鎮靜,二者合用,有助於控制傷口感染,創造良好的癒合環境。

綜合而言,紫檀香敷方通過活血化瘀、調氣止痛、消炎殺菌等多重功效,促進傷折肉破、瘡口不合的癒合,並能止痛生肌。

傳統服藥法


紫檀香(銼)2兩,山芋2兩,鉛丹(研)2兩,馬齒莧10兩(細切,曬乾)。
止痛生肌。
上四味,除鉛丹外,搗羅為末,再和研勻。
每用隨瘡大小乾敷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孕婦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紫檀香敷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五。 組成:紫檀香(銼)2兩,山芋2兩,鉛丹(研)2兩,馬齒莧10兩(細切,曬乾)。 主治:止痛生肌。主治:傷折肉破,瘡口不合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