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藤香散

ZI TENG XIANG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5

寒性指數

26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19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3%
心經 15%
肝經 15%
腎經 15%
大腸經 7%
肺經 7%
胃經 7%
膽經 7%
脾經
心經
肝經
腎經
大腸經
肺經
胃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2-19

方劑組成解釋

紫藤香散中加入馬齒莧,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馬齒莧性寒,味甘酸,入心、肝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利尿通淋等功效。紫藤香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、濕疹、皮膚瘙癢等症,而馬齒莧的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功效正好可以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此外,馬齒莧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,可以幫助排泄體內毒素,進一步促進瘡瘍的癒合。

紫藤香散中加入山藥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補脾益腎: 山藥性平味甘,歸脾、肺、腎經,具有補脾益氣、滋陰養腎、固精止帶等功效。紫藤香散主治肺虛咳嗽、腎虛遺精等症,山藥可以補益脾腎,增強機體免疫力,從根本上改善疾病狀態。
  2. 調和藥性: 紫藤香散中包含多味藥材,性質偏寒涼,山藥性平和,可以緩解藥性,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。同時,山藥與其他藥材配合,可以協調藥性,發揮更好的療效。

紫藤香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、鬱結氣滯等症。其組成中包含鉛丹,這驚人的配方在歷史上引發了不少爭議。鉛丹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藥物,具備疏通經絡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其性質寒涼,能夠入肝經,對於解熱和改善血液循環具有正面效果。

然而,鉛丹含有重金屬鉛,長期使用或過量服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毒副作用。因此,在使用紫藤香散時,必須謹慎,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。這也反映出中醫藥方劑中的一個重要觀點:雖然某些成分可具療效,但其安全性和適應症必須得到充分的評估。此外,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,對於鉛丹的使用已陸續受到限制,這促使中醫家們探討更安全的替代品,以保障患者的健康。因此,瞭解中藥方劑的組成和使用風險尤為重要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紫藤香散主治功效分析

根據《太平聖惠方》的記載,紫藤香散主治 傷損,瘡痕久不癒者。主要用於治療 干瘡,具有 長肉止痛 的功效,其效果被描述為「神效」。

治療原理分析:

方中三味藥物,透過外用「薄貼於瘡上」的方式,協同發揮作用,達到治療目的。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:

  1. 止痛: 雖然方中沒有直接明確指出止痛的藥物,但鉛丹可能有一定的鎮痛作用,且藥物直接敷於患處,能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,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。

  2. 長肉: 這裡的「長肉」應理解為促進傷口癒合,使新肉生長。山藥具有補益作用,可以促進組織修復。馬齒莧的消炎作用也有利於創造良好的傷口癒合環境。

  3. 干瘡: 針對「干瘡」,鉛丹的收斂乾燥作用能起到關鍵作用。它能幫助乾燥瘡面,抑制滲出,從而促進傷口結痂癒合。

綜合而言,紫藤香散通過止痛、促進傷口癒合以及乾燥瘡面三個方面,達到治療干瘡、促進傷損癒合的目的。

方劑中各藥物相互協調,鉛丹負責乾燥收斂,馬齒莧負責消炎,山藥負責補益促進修復,最終達到「止痛」、「干瘡」、「長肉」的效果。

傳統服藥法


紫藤香2兩,馬齒莧10兩(陰乾),薯蕷2兩,黃丹2兩(以豬腦髓和為白,以火煅令通紅,地上出火毒一宿)。
乾瘡,長肉,止痛。
上為散。
敷之即乾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紫藤香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六十七。 組成:紫藤香2兩,馬齒莧10兩(陰乾),薯蕷2兩,黃丹2兩(以豬腦髓和爲白,以火煅令通紅,地上出火毒1宿)。 主治:乾瘡,長肉,止痛。主治:傷損,瘡痕久不癒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